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风城——2013年赴美Rose-Hulman科技夏令营日志(21)

    作者:朱今巾(基础医学基地) 黄刚编辑:cy发布:2013-08-12点击量:

    在美国参加夏令营的这段时间,我们主要呆在RHIT校园里,每天忙碌的学习生活让我们连Terre Haute这座只有6万人口的小城都没来得及逛逛。离开RHIT的最后一天,宋老师一家带着我们这群“宅男宅女”终于进城了,走马观花地感受了一下印第安纳波利斯。在美国之行即将结束之际,利用转机的机会,我们来到美国第三大城市,素有“风城”之称的芝加哥,实地领略美国大城市的风貌。

    走出芝加哥市中心地铁站,游客们的第一个动作通常是抬头仰望。伫立在摩天大厦的阴影里,以目光与狭窄天空的问候,开始对这座城市的探索。遮天蔽日的林立高楼,是芝加哥庄严的脸庞。

    位于伊利诺伊州的芝加哥被称为“摩天大楼的故乡”。1871年芝加哥大火之后,芝加哥得到快速的重建并很快获得新生。重建期间,这里产生了世界上第一栋采用钢构架的摩天大楼,以此开始了芝加哥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创新的城市建筑声誉。据相关数据显示,截止到2010年10月,芝加哥超过100米的摩天楼数量达到1204座,全世界5座最高的摩天大楼有3座在芝加哥。而位于市中心的西尔斯大厦,则以其443米的高度问鼎美国第一高楼。

    然而,真正让芝加哥摩天大厦闻名于世的并非它的数量与高度,而是它们兼容于整个城市却又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有人说:“游览芝加哥,就好像参观建筑艺术博览会,又好像阅读一部生动的现代建筑史”。行走在芝加哥,你可以欣赏到建筑大师刘易斯·沙利文、伯纳姆、鲁特、赖特和密斯·范·德·罗等人留下的作品,欣赏到许多富有特色的摩天大楼。在被誉为“壮丽一英里”的密歇根大道漫步, 你可以尽情地领略这座城市的风采,一抬头,便又是另一个惊喜。

    芝加哥历史的象征,芝加哥水塔(Water Tower)

    玉米棒似的双子星大厦,高60层,下面设商店、餐厅、银行、车库、影院、溜冰场和办公室等,上面是公寓

    芝加哥夜景

    “壮丽一英里”

    倘若只有高楼,这座城市或许会因此显得死板而缺乏生气。好在芝加哥绿地广阔,公园众多。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市中心的千禧公园和湖滨的林肯公园。千禧公园被认为是后现代建筑的集中地。露天音乐厅、云门和皇冠喷泉,是千禧公园后现代风格建筑的标志,不仅富有艺术感,而且让人觉得鲜活有趣。以云门为例,它是以抛光不锈钢为材料的巨大的中空椭圆形雕塑,表面没有任何花纹雕饰,却可以将周围景色映入其中,游客们对着云门拍照,便可将自己拍入其中。可谓“无所有而无所不有”,看似未经雕饰,却又包罗万象。

    千禧公园中的cloud gate (云门)

    芝加哥位于五大湖之一的密歇根湖畔,密歇根湖给繁忙喧嚣的芝加哥送来阵阵凉风。这或许也是为什么芝加哥常被称作“风城”。在海军码头,当湖风吹得人意乱神迷,再眺望远方,欧式建筑与湛蓝湖水融为一体,其间点缀着若干帆船与海鸥,一眼就是一幅画,整个人便融入了这幅画里。

    海军码头

    芝加哥是美国中部的高等教育中心。其中,芝加哥大学、伊利诺伊大学、西北大学和伊利诺伊理工学院最负盛名。知名的高等教育学府西北大学亦位于密歇根湖畔。

    西北大学内的建筑

    密歇根湖畔的西北大学 校园

    线”看芝加哥

    芝加哥是博物馆之城和建筑之城。我们此行路线主要以此展开。Skydeck又叫摩天台,是美国最高楼西尔斯大厦最高层(第103层)的观景台。可通过四周透明的玻璃墙俯瞰芝加哥全景。

    芝加哥有46座博物馆,我们此次参观的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科学和工业博物馆、菲尔德自然博物馆和舍德水族馆等均属世界一流。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是美国四大艺术博物馆之一,收藏着价值2.5亿美元的艺术品。该博物馆以收藏大量印象派作品以及美国艺术品着称,如莫奈、修拉、梵高、爱德华·霍普等人的作品。

    科学与工业博物馆馆内有多个展区,有的将科学知识和现象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展现,有的则展示充满奇思妙想的概念产品,还有一个展区陈列的是一艘二战时期的真实的潜水艇……与其他博物馆不同,科学与工业博物馆中有许多互动项目,让人在玩耍和娱乐中体会科学技术的奥妙,培养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水波的干涉及龙卷风的形成原理演示

    水陆空三用车及影子控制概念产品

    菲尔德自然博物馆在人类学,生物学,地质学和动物学等方面的收藏和研究都堪称世界一流。

    舍德水族馆号称世界最大的室内水族馆。其内的水族生物品种多样,光水母就有好几十种,让人大开眼界。

    在我们的行程中,还有幸赶上了千禧公园(Millennium Park)里上演的一场免费演唱会。在建筑大师弗兰克·盖瑞设计的贝壳形露天音乐厅中,感受流动的音乐与“凝固的音乐”的完美融合。

    “线”看芝加哥,看到的是一个世界级大都市的丰富文化艺术资源。

    “点看芝加哥

    从下水道看芝加哥

    站在芝加哥的下水道盖上往下看,三到四米的高度会让你觉得两腿发软,幸好这儿的下水道井盖没人偷。正是这样的设计也使得芝加哥虽然四季雨水丰富,却鲜见发生城市内涝。在飞机上,或在skydeck上鸟瞰芝加哥,你会发现整个芝加哥主要街道多为直线分布,将芝加哥分割为大小齐整的方块。整个芝加哥的城市规划,让人不禁赞叹。

    芝加哥优秀的城市规划不得不说是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芝加哥作为一个城市的历史不超过200年,这意味着芝加哥得以在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城市建设。整个芝加哥地区地势平坦,这也给它的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1871年10月8日至10日的那场大火,虽给芝加哥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却也给了芝加哥一次浴火重生的机会。在重建期间,一栋栋摩天大楼拔地而起。19世纪八十年代,由于下层居民生活条件恶劣,劳资冲突加剧,芝加哥出现了社会暴乱。为改善城市面貌和提高普通市民生活条件,芝加哥规划了多个大型城市公园并建设起美国大城市第一套完备的污水排放系统,这便是今天下水道系统的基础。

    从下水道看芝加哥,看的是芝加哥城市规划的代代努力。

    从公共交通系统看芝加哥

    当你第一次身处芝加哥地铁站,或许不敢相信自己是处于世界级大都市芝加哥。破旧的站台,昏暗的灯光与略微刺鼻的气味,火车到站时的轰隆声和地面的剧烈震动,与国内地铁的高端大气形成鲜明对比。

    芝加哥的地铁站和在地铁站卖艺的艺人

    与中国的大城市相比,芝加哥的公共交通系统并不发达。从衣着谈吐来看,乘坐公交地铁的人群多为中低收入者。另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我们在芝加哥所见到的公交车司机无一例外全是黑人,街头所见的流浪汉也多为黑人。芝加哥是一个很大的黑人区,黑人人口所占比例较大。从犯罪率来看,芝加哥是全美第三大危险城市。我所接触的美籍华人喜欢将犯罪率与黑人人口比例挂钩,这或许不是对于肤色的偏见,而是对于贫穷的偏见:贫穷意味着不择手段。黑人的贫穷或许有其历史渊源,但黑人公交车司机给包括我们在内的没有交通卡的乘客免票的经历却提示着我:善良不分肤色和穷富。

    联想罗斯豪曼的短暂生活,我意识到:缺乏教育与贫穷是一个恶性循环,或许全球都是这样,但在美国,优质教育的昂贵更加显而易见。

    从公共交通系统看芝加哥,看到的是芝加哥分化鲜明的社会阶层。

    (2013年赴美Rose-Hulman科技夏令营日志全文完)

    Copyright © 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