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华中科技大学人才培养的“学术特区”之一,由电子与信息工程系率先创立并管理的启明学院信息类数理提高班在系领导班子的积极探寻下,不断改革创新,在拔尖人才的培养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目前,有两方面问题困扰着各个高校“学术特区”的发展而需要很好地解决:一是如何建立科学的学生遴选制度。现在高校的“尖子班”,选拔进来的学生高考成绩都相当高,但是从以往的实践来看,高考成绩突出的学生在培养过程中不一定都能达到预定目标,因此,要建立科学有效的遴选机制选拔到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二是如何建立健全学生评价管理体系。以培养理工科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的尖子班,在注重学生探索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同时,必须注重高层次人文素质和高水平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如何对学生进行既注重学习成绩,又关注综合能力、整体素质和发展潜力的全方位评价而不以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也是我们需要积极思考的问题。因而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综合考察学生,分析思考应该如何不断完善教育方式、方法,并以此来实现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可喜的是电信系在这两方面均有了新的突破。
在信息类数理提高班(以下简称“提高班”)的招生选拔方面,提高班管理办公室改变往年唯高考和入学时的实验班选拔考试成绩录取的办法,在选拔学生的过程中加入了面试一环。通过选拔考试的学生还将由电信系提高班管理办公室组织专家进行面试,在面试中表现突出、具有创新人才培养潜质的学生最终进入提高班。
在建立健全学生评价体系方面电信系的举措尤引人注目。在以往的提高班管理过程中以学生的GPA成绩为主要评价考核方式,对GPA成绩排名靠后的学生采取淘汰的方式来处理。这一唯成绩来评价学生的体系饱受诟病,学生不得不花大量时间在理论课程学习上争取更高分数,现在则是力求建立一套更加科学的评价体系。
在评价学生时,提高班在管理和评价中实行GPA成绩和学年学业评价并行的办法。其中GPA成绩作为保送研究生、出国留学的主要评价标准。而学年学业评价侧重于学生主动实践、科技创新、品行修养等方面,注重对学生的领导能力、主动实践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评价。学年学业评价则作为淘汰、评优和评奖助学金的主要评价标准。其具体实施办法如下:学年学业评价包含“GPA成绩”、“科研创新能力评价(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年度考核成绩)”和“学生学年互评”三部分。在“科研创新能力评价”方面,提高班学生在大一下学期以2~3人为一组申请一项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在评价学生科研能力时,以大学生创新计划训练完成情况作为主要评价标准,由占60%的项目进展答辩和占40%的学业导师及科研同事评价意见组成。特别是“学生学年互评”重在引导考察学生的领导能力、主动实践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使得对学生的评价更为合理完善。
上述评价办法,突出学习、实践、科研、创新等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的考评,客观而发展地评价学生的实际水平,从而体现对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导向和过程推动作用,为建立健全与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相适应的华中科技大学学生综合评价体系进行有益探索。
另外,为了细化提高班班级导师管理制度、加强对提高班学生在科技创新、学术研究方面的引导,营造良好的学习与学术氛围,电信系提高班管理办公室重设了提高班管理工作组织机构,制定了《数理提高班工作办公室与学业导师管理办法》。该“办法”指出,提高班的日常行政事务工作由提高班辅导员负责,同时每个年级配备一名学业导师。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心理指导、教学安排、课外文化与体育活动等方面的工作,而学业导师负责学生学业、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科技创新的方面的指导工作,在学生发展方面给予建设性意见,两者工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同时,学业导师从本人指导的硕士研究生中为每个班级挑选一名学生作为提高班生活班主任,生活班主任配合辅导员和学业导师做好学生管理和心理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