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上午,分别由两位外籍教授为启明学院学生开设的《信号完整性与电磁兼容》和《随机过程》两门国际课程正在东五楼123教室、东九楼D110教室同时进行,这是启明学院的创新教育特别课程。本学期共引入了3位国际专家开设创新教育特别课程,均采取集中授课方式,由每位国际专家完整讲授1门课程。
《批判性思维》于5月25日至6月2日期间为启明学院种子班2006级学生开设,是启明学院开设的第一门国际课程,同时也是我校在全国高校中较早引入此类课程。由来自加拿大的的分析哲学博士董毓老师讲授。课程开设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习惯,改善和提高学生的日常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面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做出合理的决定,避免盲从。董毓老师运用大量的实例,引导大家全面剖析、深度思考,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的思维能力。他的教学方式很受学生欢迎:老师讲完之后同学们就具体的话题展开辩论,分组辩论既有组内合作,又有组间竞争;每个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发言不必举手,直接站起来随时提问,而且问题没有高低好坏之分;任何前提都是值得怀疑的,等等。这些给了学生对课堂教学一种全新的体验。在国外,该课已发展成为一门内容丰富的的思维训练课程,是各大高校全体本科生的必修课。启明学院首次引入,学生反映强烈,效果很好,其中一位同学说“上完这门课,我有一种重新认识这个世界的冲动,想把以前所有的书都拿来重新思考一遍”。
《信号完整性与电磁兼容》于6月8日至26日期间为启明学院种子班2006级学生开设,这是一门内容很多、难度很大的专业必修课,由来自美国Rose-Hulman大学的宋健健教授讲授。他不仅带来了国际先进的教材、讲义和课件,还将课堂教学延伸到实验室和企业,他自筹经费购置这门课程所需的高端测量仪器并搬入教室,他亲自联系全国知名的电磁兼容测试实验室,组织学生实地参观。主动实践、开放式办学、与业界结合等启明特色在这门课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宋老师还采用了灵活新颖的教学方式,全英语的授课环境,让学生得到了耳目一新的感受,同时也深刻体会了美国教学方式的实用高效。深奥难懂的课,在宋老师先进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学得轻松,从”畏惧”变成“喜欢”。
《随机课程》于6月8日至26日期间为启明学院信息类数理提高班2007级学生开设,它是一门很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由来自美国德州农机(A&M)大学的熊子祥教授讲授,熊老师是图像和视频编码研究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IEEE FELLOW,他理论知识深厚、学术成果丰硕。课堂上,他严格要求学生,注重数学推导过程,每个定理、公式都认认真真板书,通过这种方式强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时他更重视理论的实际应用,时常结合自身科研工作进行深入介绍。学生反映,每当他讲到自己的研究领域时都是如数家珍,举手投足间流露出一个真正的科研工作者的眼光与才华。
据悉,为了充分体现与业界结合的办学特色,启明学院的创新教育特别课程将形成系列:除了国际课程之外,还包括社会课程、业界课程、志愿者课程等。希望通过引进业界先进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手段一起来推动启明学院创新教育改革,共同培养社会所需的拔尖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