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2009年2月22日第三版整版刊发我校“三个大学生创新团队的成长启示”的文章。文章介绍了我校冰岩作坊、Dian团队及联创团队的成长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并对我校借助启明学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给予高度评价。文章内容如下:
三个大学生创新团队的成长启示
冰岩作坊,一个属于学生自己的兴趣“工场”
Dian团队,一个让学生找回激情的创新平台
联创团队,一群IT疯子构筑的梦想乐园
桂冠的背后
记者手记:同一种兴趣,共筑一个乐园
按各自兴趣自由组合,实行朋辈互助、互学机制,使每个队员都能在同一个兴趣“工场”内找回失落已久的创新激情,获得课堂外的成长——
三个大学生创新团队的成长启示
春日的武汉,大地回暖。在武汉喻家山下、正对着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和正在建设的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这两大国家级创新研究基地之间的一片区域,机器作业声撕破了喻家山昔日的宁静。作为华中科技大学优秀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标志性建筑的启明学院大楼,正在紧张施工。
按照规划,毗邻启明学院大楼,另外两大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即将破土动工:一是由翰名教育科学基金会主席萧恩明捐资331万美元兴建的创新研究院大楼,另一个则是该校与武汉钢铁集团共建的联合实验室。
事实上,在几乎每所大学校园里,都存在大量形式多样的学生课外兴趣小组或团队组织。但是,相比之下,华中科技大学的几支学生团队,却最终成为一所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官方”意志。其成长经历,将给其他高校提供怎样的启示?
返回顶部
冰岩作坊
一个属于学生自己的兴趣“工场”
新学期开学的第二天,华中科大二年级学生小王吃完早饭准备上自习。他拿出手机,进入手机版华中大在线,轻点屏幕,很快查到可供自习的教室。
晚上9点,结束一天学习的小王回到宿舍,打开电脑登录华中大在线,一边浏览新闻网上的校园新闻,一边听着校园网上许巍的专辑《在路上》。喜欢追赶潮流的他,最近还经常登录华中大在线推出的教育网内首个基于Web2.0音乐站点DiggCD。刚成为一名Digger(“掘客”)的他,迫不及待地自制了两张个人专辑,并与十多位Digger分享……
在华中科大,像小王这样享受在线服务的校园网民有5万多人。而给众多“小王”们带来便捷生活的,不是别人,正是该校一个民间学生团队——冰岩作坊。
1999年7月,19岁的汪海兵结束了大二的学习。作为当时校学生记者团团长的他,正和几位骨干团员在京实习。一次郊游中,汪海兵向同伴提议组建一个贴近学生实际的校园网站。
当时,国内大多数报刊虽有自己的网站,但网络版报刊尚未发轫。想到实习机会的求之不得,汪海兵决定,以学校大力发展校园网为契机,组建一个网络新闻网站,为记者团学生提供更多实训机会。
但实际上,在很多人尚不清楚网络为何物的1999年,由几名学生白手起家组建网站确实不易。无论在技术上,还是网页制作,他们都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为了尽快掌握网站建设技术,汪海兵等人自学数据库技术及程序设计知识,开始摸索组建网站。
时年8月,汪海兵等记者团骨干团员陆续返校。没等开学,他们就将创办网站的想法上报学校。很快,学校配备的房间、设备陆续到位。
至此,一个以汪海兵的网名“冰岩”命名的网站制作与维护团队宣告诞生。
2000年5月1日至7日,对于冰岩作坊来说,是段难忘的日子。因为,那段时间,汪海兵与队友靠一张小床轮流休息,完成了华中大新闻网的设计。
随后,在校党委宣传部和冰岩作坊的努力下,华中大新闻网升级并更名为华中大在线,除原有的新闻网外,新增资讯网、艺文网和思政网,2003年又新增子网,并在全国高校中首家推出网络电视台。至此,一个集新闻报道、资讯服务、视听娱乐、思政教育和网络电视于一体、页面日点击量达70余万人次的校园门户网站发展成型。
事实上,华中大在线的出世,给冰岩作坊团队的科技创新提供了一个实验平台。依托该平台,冰岩作坊一方面对网站的页面设计和后台程序进行更新维护,一方面陆续推出新的网络服务产品。此后几年里,网站陆续研制出二手市场、FTP搜索引擎、“我知道”校园信息互动问答平台、Smooth网络杂志发布系统、在线聊天器等一系列应用软件和系统平台。
冰岩作坊现任主管喻新波说,团队一直专注于互联网技术,致力于将国内外最新的Web技术引入校园,为师生提供最好的公共服务,推动团队实现更好的发展。而这些发端于兴趣、定位为服务的一系列创新,使冰岩作坊享誉校内外。如今,由学生自主开发的二手市场、FTP搜索引擎都已成了该团队的经典之作。
目前,二手市场有数千名信用用户,累计发布产品30万件。二手市场中的网络店铺,还集成了由冰岩团队自己研发的在线聊天系统,使买卖双方的网上交易更加便捷。由冰岩作坊研发的FTP搜索引擎,每天来自全国高校的查询量超过2万人次。该搜索引擎的原型系统主要开发者李旸,也因此被微软亚洲工程院录用。
值得一提的是,由该团队研发的“手机版华中大在线”,目前已全面投入使用。负责开发该技术的核心成员李仲辉说,由于学校教学楼承担着上课、自习、举办讲座的多重职能,学生上自习往往要找很多地方;图书馆在课间学生借书高峰时间,也会挤满查询图书的学生。而启用手机查询系统后,师生通过手机,就可便捷地查询自习教室和图书馆的相关信息。
不仅如此,华中大在线互动问答平台“I Know”(我知道)系统也已移植到手机平台上,一旦技术成熟,有望推广到兄弟院校。
学生们根据个人兴趣自主研发各种软件系统,既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又引来不少商家关注。2006年,湖北省邮
政发行中心有关人员专程登门,希望利用冰岩作坊研发的另一款软件技术——基于“Smooth技术”的电子杂志平台,共同开发一个利用网络技术展示纸媒品牌的电子杂志网站。不久,冰岩作坊在全国率先开发出以Web2.0相关技术为构架的电子杂志系统。这使得电子杂志实现了边下载边阅读,大大缩短了网络页面的等待时间。
如今,依托该技术,冰岩作坊已建成自己专属的网络杂志网站,并成功将全校十余份院刊、会刊搬上了网络。2007年,在与省内包括商业网站在内的各大网站同台竞技中,该杂志入选湖北十大网络品牌栏目。
随着大量新产品的问世,这个曾经专注于用户服务的学生团队,也由最初的3人,发展成含策划部、网页设计部、程序开发部3个核心部门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场”。与此同时,他们还先后承接了光明网湖北频道、武汉资讯网等网站的制作与维护工作。
丰富的业余科技创新实践,网罗并锻炼了一批对IT感兴趣的学生。如今,冰岩团队的近百名队员先后进入微软、IBM、明基、华为、腾讯、网易等知名IT企业工作,还有的出国、读研深造,也有的“下海”创业,成了创业明星。
返回顶部
Dian团队
一个让学生找回激情的创新平台
与过去相比,2008年对于华中科大电信系刘玉教授来说,并无二致:每天不是从事日常教学,就是带领“童子军”开展业余科研。
但是,在她过去24年的教坛生涯里,2008年又是最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秋天,学校新建启明学院,启动了优秀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建设,刘玉被委任为启明学院副院长,其苦心经营的Dian团队成为首批进入启明学院的创新团队。
至此,Dian团队不仅由“地下”转入“地上”,而且有了校方颁发的正式“身份证”。
其实,Dian团队的出世纯属机缘巧合。2001年,刘玉在大学讲台上默默耕耘了17个春秋。多年来,虽然教学效果不错,但她总觉得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一直平淡无奇。于是,她决定在学生培养方式上作点尝试。
能否将一些小课题交给本科生做?如果学生能在老师指导下完成课题,岂不是也能培养学生?
就这样,一个面向全校招聘本科生开展课外科研的计划,在刘玉心头萌生。当年12月,刘玉的“门生”招揽公告在校内传开。一些有兴趣的学生纷纷报名。
至今,刘玉仍庆幸自己当初的这个决定。因为,3名投入门下的本科生,编写出2万多行的软件代码,圆满完成了课题。这使刘玉生出无限感慨:本科生并不缺乏科研能力,他们缺的,只是机会和创新环境!
2002年3月,刘玉在网上开辟了一个名为“Dian”的科研论坛。随后,团队逐步向实体的团队转型,并被赋予了一个颇具学术味的名字:基于导师制的本科人才孵化站。
起初,刘玉将目光锁定在与企业的项目合作上。然而,现实比想象中更艰难:团队争取到的项目经费仅有2万元,而实际开支超过3万元。无奈之下,刘玉拿出7万元的个人积蓄,维持团队运转。
艰难的起步磨炼了队员的心性,也让他们倍加珍惜眼前的每次机会。虽然第一个研究项目——“计算机网络信息加密方法研究”的经费仅3.5万元,但培养了三代队员,取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并在权威期刊发表了一篇论文。
和刘玉最初的设想一样,团队在与企业合作中,队员们的思维方式有了根本转变。电信系学生雷诚加入团队前参加过一些科技创新活动,自认为基础不错,但刚接触实际项目后,就感到压力很大。雷诚说,跟企业合作,客户都明确要求,产品须在市场中经过产品化检验后,项目才算最终结题。压力和兴趣驱使队员们一有闲暇就聚在一起探究。
2007年11月29日,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上,队员陈少明、陈建武等4名本科生设计的“多通道超声波无损检测系统”捧得特等奖,并获得一项国家发明专利。后来,该装置为合作方带来了相当可观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在与企业合作的同时,团队还以社会需求和学科前沿为参照向学校等有关部门申请创新基金项目。2006年团队申请的11个“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中,前沿性的就占50%;校外科研经费从最初的5万元,增至2008年的156万元,单项经费达74万元;在已完成的60多个项目中,面向企业需求的近50项。
科研的大获成功,带动了创新人才培养。6年前,团队仅有5名队员;如今,在校正式队员达90余人,预备队员40余人,其中本科生超过80%;团队本科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在权威及核心期刊上的论文20多篇,还有两名本科生走出国门参加国际会议;申请发明专利、国防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10项。
巧用现代信息技术,博采众家之长,是Dian团队保持旺盛创新力的窍门。由于长期指导他们的几位教师精力有限,团队于是推行开放式的导师制,让队员通过E-mail、QQ或MSN和电话等手段向同行请教。这样,团队的技术顾问遍布海内外。对此,队员们自豪地说:“再难的问题,我们都能从世界找到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