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大-2017伯克利交流之旅(9)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8-25 点击率:120 编辑:文芳
伯克利学术课程日志(8月9号)
难得今天9点钟集合出发,大家有了多休息一会的时间。今天要去一个激动人心的地方——计算机历史博物馆。
图1 计算机历史博物馆入口
从正门进入,就是“Make Software: Change The World”展区。展区中央有一个软件实验室,里面有各类展现编程思想的设备,通过游戏互动的形式寓教于乐,使人们更容易理解什么是编程。展厅中呈现了七种影响或者创造历史的应用技术:MP3、Photoshop、MRI、汽车碰撞模拟、维基百科、短信技术和魔兽世界。当看到Warcraft的时候,相信不少朋友一定会感动得落泪吧!可见软件技术的进步彻底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在PDP-1 Demo Lab中,这个1959年被设计出来的重达一吨的迷你计算机展现在我们眼前。它的出现向世人宣告,不管是否准备好,计算机的时代即将到来!在旁边的IBM 1401 Demo Lab中,有两位头发花白的老教授很耐心地为我们讲解IBM 1401数据处理系统的历史。它改变了数据处理的方式,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电脑之一。我们仿佛回到了1959年,体验商业计算机中心的场景和声音。这个展览重现了20世纪60年代的一个中型计算机操作,包括工作键盘,打印机,读卡器,分拣机和磁带机。
图2 早期数字电脑所用的打孔机
接着我们参观了“Where To?”展厅。在这个展厅中放置着一辆谷歌无人驾驶汽车Waymo。它和一般的汽车不同,这辆看起来圆滚滚、萌萌哒的小车内部没有方向盘和其他操控汽车行驶的设备,而是在车顶、车鼻和两侧后视镜的位置分别有一个用于识别路况和障碍物的传感器,一切路线规划、障碍物识别、应急反应等等都可以由计算机实现,这不得不让我们感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之迅速和功能之强大。作为立志于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科技巨头,谷歌确实走在了众多科技公司甚至传统汽车企业的前面。
图3 谷歌智能无人驾驶汽车Waymo
随后我们进入了主展厅。这个最大的展厅分为20个区域,基本按照计算机发展历程的顺序排列,展示了众多珍贵的展品。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计算器的发展历程,当看到中国古人发明的算盘陈列展位中时,我们不禁感叹他们的伟大智慧。在“Birth of the Computer”展区,我们看到了人类第一台计算机Eniac的微缩模型,展区还通过折纸的方式让我们体会这台机器的占地面积,而后又将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发的一个性能等同于Eniac,尺寸只有一个指甲盖大小的芯片展示在旁边,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摩尔定律的内涵,使我们深切感触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图4 第一台计算机Eniac的微缩模型
图5 等同于Eniac性能的芯片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珍贵的Apple-1原型机,这是由苹果创始人之一Steve Wozniac亲手组装的机器,只有一块裸露的电路板和木质的外壳,却正是这台机器见证了这样一个伟大的公司诞生。
图6 Apple-1原型机
在展厅的另一个角落,我们见到了各式各样的机器人,有小型的家用机器人,也有大型的工业机器人,还有能够自行创作的AI机器人。我们不仅在这里见识了机器人技术的变迁,还惊叹于当代机器人技术发展之迅速、技术之先进,不禁让我们对未来智能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充满了无限憧憬。
图7图8 各式各样的机器人(从工业到家用)
由于整个计算机历史博物馆展品众多而我们的参观时间有限,我们没能细致的研究所有的展品,但仍然有很多的收获。这里是近代世界发展的技术结晶,我们感叹人类智慧的伟大,能够在如此快的时间里彻底改变世界,也能体会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还有许多新的技术需要我们去创造。
中午在博物馆外简单的吃了三明治配蔬菜沙拉后,大家乘车前往旧金山开始下午的旅程。旧金山市区里建筑大多楼层不高,却是雕梁画柱,美丽精致。粉色、紫色、奶油色的小洋房鳞次栉比,梧桐树碧绿的树枝掩映下,是挂着复古字体招牌的店铺。虽然繁华有限,但确实像电影场景一般可爱。
旧金山(San Francisco)西临太平洋,刚下车,扑面而来的冰凉海风让我们抖擞了精神。我们的第一站是旧金山市政中心(City Hall),建于1915年,是名建筑师亚瑟布朗(Arthur Brown)和约翰彼得维尔(John Bidwell)的杰作;它是模仿罗马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所建,是公认全美最美丽的公共建筑物之一。旧金山市民来这里缴税纳款,我们则来欣赏它壮丽的外观。
图9 旧金山市政厅
市政中心完美诠释了法国文艺复兴式的精美和浪漫,金色的圆顶,细致的雕刻,恢弘壮丽的对称结构,令我们赞叹。如果说上午见到的是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智慧,现在眼前的,则是建筑师们了不起的匠心。
离开了市政中心,第二站是渔人码头。我们在43又1/2码头下车,还游览了著名的39号码头。海风习习,游人如织,不同语言的说话声交织在一起。香槟色头发、蔚蓝色眼睛、白皮肤的小女孩;密集地打着小卷的乌黑头发、黑皮肤、大眼睛、厚嘴唇、又高又壮的青年;头戴头巾、身披五彩丝巾、眉间一点深红吉祥痣的印度妇女;体型硕大、挺着啤酒肚、蓄着长胡子、抱着小宝宝的大叔……当然,还有很多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的亚裔面孔。形形色色的游人穿行在码头,自成一道别致的风景。我们再一次深刻的感受到“多元”一词的含义。
图10 渔人码头的海狮们
在街头艺人表演的《Scarborough fair》小提琴声里,我们行走在渔人码头。在一大片木板上,密密麻麻地躺着、趴着肥硕的海狮们。他们棕色和黑色的皮毛贴在一起,发出各异的叫声。
第三站是艺术宫(Palace of Fine Arts)。艺术宫是为了1915年2月20日开幕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而建的仿古罗马废墟的建筑。下车便令人驻足的圆顶大厅,配上拱门和石柱,非常高大,且雕刻精细美丽。往里走,是一个仿佛宫廷庭院般的所在,绿草铺满地面,天鹅在池塘中嬉戏。
图11 雄伟的艺术宫
继续走,圆顶大厅顶上雕饰繁复,一根根石柱上均有天使雕塑。我们不由感叹,美丽的艺术宫,给我们这次以“前沿科技”为主题的游学,增添了厚重的艺术及人文气息。
最后一站是金门大桥(Golden Gate Bridge)。这座绚丽的红色悬索桥,峙于旧金山金门海峡之上,是世界著名的桥梁之一,也是近代桥梁工程的一项奇迹。桥身全长1900多米的,历时4年,利用10万多吨钢材,耗资达3550万美元建成,由桥梁工程师约瑟夫?斯特劳斯(Joseph .Struss, 1870—1938年)设计。因其历史价值,英、美两国于2007年合拍同名纪录片。下车后,薄雾中的金门大桥呈现在眼前。风很大,但大家热情不减,有的忙于拍照,有的流连于纪念品商店,有的则上桥一览。
图12 金门大桥
市政大厅的庄严,渔人码头的热闹,艺术宫的艺术气质,金门大桥的宏伟壮丽……我们开阔了视野,留下了脚印,带走了回忆。我们看到了智慧的闪耀,艺术的迷人,生活的温馨和普通人的可爱。人类文明之光,在我们心中,愈发明亮和温柔。明天,在我们的努力和创造之下,一定会更好。
编辑:鱼一飞(船海14级)、唐涉阳(电信15级)
作者:唐成(电信15级)、杨翃勃(光电16级)、王楷竣(机械15级)、余乔(软件15级)、黄敏欣(自动化15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