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大-2017斯坦福交流之旅(9)

作者:编辑:文芳发布:2017-08-25点击量:

华中大-2017斯坦福交流之旅(9)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8-25 点击率:65 编辑:文芳

科学之旅,游历金州

——斯坦福大学学术课程日志(8月9日)

美国时间8月9日上午九点,伴着湾区微红的阳光和舒适的清风,我们斯坦福分队与伯克利分队胜利会师,一同前往位于加州湾区山景城北海岸1401号的计算机历史博物馆,开启了今天的旧金山科学文化体验之旅。

科学与艺术的邂逅

计算机历史博物馆负责人约翰-郝莱(John Hollar)曾说过:“如果你喜欢棒球,有美国纽约州古柏镇的棒球名人堂;如果你钟情艺术,有法国巴黎的卢浮宫;但如果你是电脑爱好者,这里就是你应该来的地方。”

计算机历史博物馆成立于1996年,是一个非赢利机构,目的是为了保留和展示信息时代的发展过程,探索计算机的革命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得到了诸多巨头、先锋们的支持。全馆分为三个大展厅,分别是: IBM 1401 Demo Lab、make software 和Revolution三个部分,该馆想把半个世纪的计算机创新历史重新展现在人们面前,于是诸多计算机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原始机器和模型汇聚于此,构建出一个独特的世界。

图1 计算机历史

计算机的历史,是一部长达2000年的卷书。管内目前收藏的3500件“史前古玩物”,3000卷胶卷和录像带,5000幅照片和3500本归类目录,完全符合“变革:计算机的首个2000年”这个主题。如同硅谷在全球IT业的地位一般,博物馆的目标也是成为世界IT的“圣地”。

图2 博物馆收藏

我们进入的第一个展厅是“IBM 1401 Demo Lab”,这里展示了IBM公司早期的计算机历史和工作设备。展厅里有三位老爷爷在操作这些设备,其中一位老爷爷向我们介绍了IBM打孔式计算机的历史,并演示它的工作方式。在与他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他早在IBM公司工作多年,退休后来到这个展厅专门演示IBM打孔式计算机的工作方式。在他身上,我们见到了老人对计算机行业的热情与坚持,这也是科技文化的一部分,正是前人的无数积淀和科技工作者的不断创新,才铸就了计算机2000多年的辉煌历史。同学们在老爷爷耐心的指导下尝试操作这台机器,用IBM打孔式计算机成功打印出自己的名字,看到自己的名字用这样一种独特的方式呈现出来,同学们都感慨计算机编译码的强大功能。

图3 IBM 1401 Demo Lab

图4 同学们尝试操作IBM打孔式计算机

随后我们来到“make software”展厅,看到诸如MRI、Wikipedia、Photoshop等常用的软件,而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目的,那就是“Change the World”。通过文字讲解和设备体验,我们能更直接更形象地体会这些软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感受计算机文化的独特魅力。

图5 自动驾驶汽车模型体验

我们驻足于一块大屏前,这是一个实时定位的Google Map。通过旋转按钮寻找地点,我们从密密麻麻的建筑群中很快定位了华中科技大学,慢慢从一个模糊的轮廓,到清晰地看到毛主席像和东九教学楼,即使我们身处万里之外,也能感受到我们日常生活的那片土地的气息。

图6 从Google Map中看华中大

最后来到Revolution展厅,我们看到了多达20个不同角度的展出,从计算器到第一台计算机,再从早期计算机到个人计算机,从网络游戏到音乐制作,计算机的历史就是一部科学与艺术的发展史。走出计算机历史博物馆,我们回到了入口处,看到墙上赫然印着Revolution(革命)这个单词。这不仅是技术的革命,更是整个人类社会的革命。计算机以它特有的方式,将人类带入新时代。

图7 博物馆门口的revolution标志

图8 科学与艺术——音乐制作

在展厅里有这样一句话:“Computer programming is an art, because it applies accumulated knowledge to the world, because it requires skill and ingenuity, and especially because it produces objects of beauty.”(计算机程序设计是一门艺术,因为它将积累的知识应用于世界,因为它需要技能和聪明才智,特别是因为它产生美丽的对象。) 计算机科学也能像艺术一样如此壮观、美丽,每一个展厅都各有特色,生动形象而又不失科学的严谨性,是此次参观计算机博物馆给我最大的惊喜。

走出该博物馆,受益匪浅,感慨万千。一是该馆位置优越,地处硅谷中心,四周众多著名企业如众星捧月,此馆显得更加雍容华贵,气度不凡。二是据说该馆收集了20000件物品,20000张照片,12000000页文献,而展出的仅仅是其中的少部分,但已是物、图、文并茂了,其效果显得丰满、详实、生动。三是许多重点实物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连贯起来就是一大段信息时代的发展史。如乔布斯研制的Apple I,看着实物、照片、文字说明,便想起了乔老爷那超越常人的坎坷曲折的一生。幼年被遗弃的他所代表的是离经叛道的奋斗、成功史,大学仅念6个月即退学,继而旁听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之后他进入电子游戏鼻祖雅达利公司,再在自己一手缔造的苹果公司里大起大落,令人唏嘘不已。其实,乔老先生与比尔盖茨有着惊人的相似,比尔老先生是1976年大三时离开了哈佛大学,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朋友艾伦1975年创办的微软公司中。两位巨人可以说是IT业的怪才、鬼才、帅才,其不同之处,“比”代表主流,而“乔”代表非主流而已。四是计算机的变革(革命)影响着人类社会、经济等诸多方面,这是贯穿整个展馆的一条主线。如1890年美国按宪法规定的每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遇到危机,因随着人口的增加,普查的整理就需整整十年,幸运的是1888年一普查员发明了赫勒内斯代码,帮助普查局将十年整理时间缩短至三年。再如IBM公司1965年推出的System360大型主机,被美国航天局用于首次载人登月任务......

激情与游历的碰撞

结束了计算机历史博物馆的游历后,下午我们来到了金州著名地标建筑—金门大桥。

横跨于连接了旧金山湾和太平洋的金门海峡之上,正是我们无比期待的金门大桥。它是世界著名的桥梁之一,也是近代桥梁工程的一项奇迹。桥身全长1900多米的,历时4年,利用10万多吨钢材,耗资达3550万美元建成,由桥梁工程师约瑟夫?斯特劳斯(Joseph .Struss, 1870—1938年)设计。金门大桥对于我们组意义非凡。我们组的队名“HUST WARRIORS”来自于NBA的金州勇士队,而队标便是以金门大桥为主体。

图9 金门大桥

远方的金门大桥被云雾缭绕,红色的桥塔茫茫白雾中若隐若现,看上去恍若仙境。我们迫不及待地走近,整个大桥犹如一弯朱色长虹,悬挂在蔚蓝色的海面上。

风起时,桥面轻轻摇荡,也吹皱了波光粼粼的海面。我们伸出双臂,任凭它吹乱我们的发丝,恣意地拥抱着这狂野而又热烈的风。凭栏远眺,海天相接,浑然一色。

图10 小组成员在金门大桥前合影

图11 HUST WARRIORS金门大桥上合影

旧金山的天气十分凉爽,而桥上更是寒风习习。熙熙攘攘的人群、川流不息的车流、不紧不慢的旅游大巴,这座大桥显得很忙,但却不乱。从桥头开始,一步步的丈量这座大桥,把我们对大桥的喜爱一步步的烙在桥上,烙在海上的薄雾中,也把这座大桥的风采烙在我的脑海中。

而后,在对金门大桥的恋恋不舍之中,我们来到了位于美国旧金山北部水域哥拉德利广场到35号码头一带的渔人码头。这里原来是意大利移民出海捕鱼的渔港,在捕鱼量减少,失去原有的功能后,经过商业开发,才逐步演变成了独具特色的休闲、文化地段。这个别具美国风情的街头,各式各样的街头艺术家夺人眼球,有全身漆金喷银的、表演喷绘艺术的、演奏墨西哥音乐的、也有现代化的打击乐团,带给码头丰富的节目气氛。而最鼓动人心的当属杂技表演,随着杂技人越来越高难度的表演,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又一阵猛烈的欢呼和掌声。

图12 渔人码头

图13 在渔人码头停泊的游艇

随后,我们沿着海边大道步行。夹杂着鱼腥味的咸咸海风扑面而来,远处的小岛便是赫赫有名的监狱岛,又叫恶魔岛,看过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勇闯夺命岛》大概都不会对它陌生。因为位于暗流涌动的海湾中心位置,曾经被改造为联邦军事监狱,在监狱五十多年的历史里,没有一个人能活着逃脱。

图14 恶魔岛

图15 海面上展翅的海鸥

码头最有的名景观就是海狮晒太阳。我们登上观赏台,便看见大片的海狮懒洋洋地躺在专门设置的木板上栖息,互相嬉戏玩耍,不时地发出似是低沉怒吼的声音。它们是渔人码头最闪耀的明星,也使39号码头成为世界上最有名的海狮观赏胜地。

图16 在码头休憩的海狮

在夕阳下,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热闹非凡的渔人码头。这是精彩纷呈的一天,我们既领略了计算机馆的科技文化的魅力,又体验了金门大桥的宏伟壮观,还欣赏了别具风格的渔人码头。在这紧张忙碌的学习生活之中,偷得的“浮生半日闲”,也是为我们的美国之行添上了美妙绝伦的一笔!

编辑:熊倩艺(法学14)、李子博(电气15)

作者:李子博(电气15)、高宽(电信16)、黄一桐(软件15)、狄玉洁(光电15)、孟沛彧(电气15)、赵琳(电信14)

Copyright © 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