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
今天我们迎来了硅谷之行的第一场雨,气温也比往常要低一些,但大家还是准时地到达集合地点。今天是我们斯坦福分队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交换学习日,由于是工作日,路上比较堵车,再加上距离较远,刘玉老师决定把路上的时间好好利用起来。她首先表扬了我们这段时间的表现。因为第一天的迟到事件发生后,她对我们进行严厉的批评,大家心里都绷紧了一根弦,所以整个团队再也没有拖泥带水。
在途中,刘老师给我们抛出一个议题:船海学院禹同学想申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她得知在伯克利分校有一场华科伯克利校友座谈会,于是她私信刘老师,希望可以短暂脱离斯坦福团队,与几名老师一起参加这场座谈会。她态度十分诚恳,并说明伯克利是她的目标学校,参加这次座谈会必将让她受益。其次,她这次之所以报了斯坦福而不是伯克利,是因为她在船海学院研究的是流体力学方向,而斯坦福的流体力学水平首屈一指。如果她这次选了伯克利,她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体验斯坦福的教学了。对于她如此恳切的请求,刘老师首先考虑的就是公平性,单独让她享受这个待遇对其他学生不公平,其次就是经济成本,打出租车的费用她是否愿意承担呢(最后收取了禹同学20美元的费用)。但另一方面,刘老师又觉得有勇气敢为人先者似乎应该鼓励,这个机会只有她一个人提出了这个请求,应该倾斜。刘老师希望让我们用批判性思维的方式讨论一下,她做的这个决定是否正确。
图1刘玉老师主持车上晨会,讨论“刘老师这样做对不对?”
8个小组分别讨论10分钟后选派代表发言,赞同和不赞同的组数各一半,大家的陈述都比较精彩,赞同和不赞同的理由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条:
赞同刘老师决定的同学认为,这个机会是她自己争取的,她为此付出了更多努力,包括之前的申请、联系教授,包括对此事承受的压力,她值得获取这个得来不易的机会。其次,她的这个行为并没有损害他人利益,这次去伯克利她只是搭了顺风车。相反,她的这个行为最后还给大家带来了福利,她回来分享的经验会让大家受益,如果没有她,今早这个讨论将不会对我们有任何启发。
反对刘老师的做法的人则认为,首先,老师和同学之间不该存在金钱的交易,如果要凸显公平,可以采取让禹同学回来撰写日志、分享座谈会收获的方式。此外,刘老师作为一个团队领导不可能只从个人的角度来处理学生的问题,团队的规矩不能因为一个人轻易破坏,这对于之后的管理都是不利的。
最后,禹同学与大家分享了一些她在伯克利校友座谈会上获得的启发,比如在大家都十分优秀的情况下,哪些经历和特质会更有竞争力;在没有托福成绩的情况下,你是否还敢于对学院院长说出“您是愿意相信成绩单还是相信您面前的我”;她还谈了此次伯克利之行内心的波动,四年以来都一直那么努力,机会也都尽力争取,以为离梦想很接近了,却发现还差得很远很远。这引起了我们的共鸣,或许换作谁都会像她那样留下百感交集的泪水吧。
到达伯克利校园后,我们按时展开了学习活动,上午的课程是达龙·夏普斯博士讲授 “组织文化和创新”课程。达龙博士毕业于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分校克南-弗拉格勒商学院,后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博士并担任研究助手的工作。她曾在各大金融机构担任顾问,为无数客户收集数据、出谋划策。
图2达龙博士讲授《组织文化和创新》
达龙博士所讲的第一部分为组织文化。首先,达龙博士为我们介绍了组织文化的三个组成部分,从外至内依次为:表象可观察标志物;组织的价值观与规章制度;组织内人人习以为常的内心信仰。之后,达龙博士希望同学们给出对华中科技大学文化的定义,这一讨论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热情:华科的教学楼朴实简单,华科的道路是棋盘格,华科的创新能力强,创业氛围好等等,同学们回答充满着对母校的热爱与自豪……
Zappo公司的案例教学让同学们对组织文化的力量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播放的视频中,Zappo创始人谢家华在面对采访时表现得沉稳且睿智,但其公司的文化是相当开放活泼的。对于顾客,Zappo希望提供最佳的服务,服务质量是核心价值;而对于员工,Zappo提供了最好的福利和极大地自由,并且给予恰当的培训,希望员工能真心热爱自己的工作并将热情带给顾客。在这样的企业文化下,Zappo如今已超过亚马逊成为卖鞋的最大网站。
接下来,达龙博士继续为我们详细讲解了组织文化是如何起作用的,怎样的组织文化是相对较强的,相对较强的组织文化又会出现哪些问题,以及如何培养组织文化,满满的干货,同学们受益匪浅。课程的下半部分,达龙博士向我们介绍了创新管理。随着Google(谷歌),Airbnb(空中食宿),Facebook(脸书)等创新公司的兴起,学者们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商业创新管理研究上。
达龙博士还讲解了创造和创新的区别。创造的定义相对狭隘,一方面,创造必须保证原创性,不一定是在某领域首次提出,但至少应该是还未普及的概念。另一方面,创造必须保证实用性,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创新则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实现心中的某一个想法即可以称为创新。创新可以理解为创造与执行两者的结合。达龙博士指出,对于一个优秀的企业,创新并不单纯是预测某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而是提出足够多的方案来应对商业发展中不同的变化。
创新的实现有开拓和探索两种方式。简单来说,开拓指制造新的产品,探索指提升现有产品。达龙博士认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创新在开拓和探索两方面都有兼顾。开拓提供给公司新的活力,保证了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探索则保证企业在市场上具有持续的竞争能力,将优势扩大化。
最后,达龙博士结合谷歌公司的创新政策,分析它在市场上的成功。众所周知,创新项目存在风险,有很大概率会失败。但谷歌公司与其他创新公司不同,对待员工失败采取的是一种包容的态度,上层不会责备那些尝试实现自己想法但失败的人,而会责备没有想法的人。另一方面,谷歌公司尊重员工的个人价值观,他们认为员工的想法与上层领导的想法不一致是必要的,并相信提出的异议可以帮助产品最终的发展。
图3斯坦福分队在伯克利分校课堂大合照(最后排的刘玉老师亮了)
课后,我们斯坦福分队邀请达龙·夏普斯博士一起合影留念,同学们也为博士送上了精心准备的小礼物:象征鸡年的吉祥挂件与精致的古筝书签,达龙博士连说谢谢。
上午一到伯克利就进入教室上课学习,我们都还未及领略伯克利美丽的校园风光,因此下午安排的校园参观刚好满足了我们心愿,大家纷纷拿起相机畅游久负盛名的伯克利校园。虽然天公不作美,以往阳光明媚的加州今日竟然风雨阵阵,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我们的热情和兴致。我们扔下雨伞在学校大门口来了个大合影,用灿烂的笑容表达了我们对这所学校的喜爱。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成立于1868年,是美国最负盛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学,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崇高的声誉。同时,它又以多元文化著称,学生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肤色。其中,仅亚裔就占比35%。
图4全体同学在伯克利校门口合影
在校门口最先看到的是一块刻字的花岗岩圆盘,上面篆刻着“THIS SOIL AND THE AIR SPACE EXTENDING ABOVE IT SHALL NOT BE A PART OF ANY NATION AND SHALL NOT BE SUBJECT TO ANY ENTITY’S JURISDICTION”(这片土地不应该属于任何国家,不应该属于任何实体管辖区),它象征了伯克利言论自由的校风,倡导和鼓励伯克利的学子们要敢于发声。看到这里,我不由联想到1964年于伯克利发起的言论自由运动,这场运动持续了数年,改变了一代人对于政治和历史的看法。这些历史渊源解释了当下伯克利学子的反叛精神,因此伯克利被称为“美国最自由的学校”。
图5象征自由的花岗岩圆盘
我们还路过了著名的诺贝尔奖得主专属停车位。对这些特殊的停车位我们早有耳闻:伯克利对诺奖得主的唯一奖励是一个专属停车位。校方对此解释说,诺贝尔奖是荣誉,不需要用利益或特权来奖励。大概正是因为伯克利的学者们对科研工作抱有纯粹的热爱,没有丝毫功利心,才使得60多位诺奖得主先后在此诞生。
图6诺贝尔奖得主专属停车位
我们先后路经各个院系的建筑,发现这些建筑风格各异,各有特色。如原生态红砖修建的环境系、绿色外墙的计算机系、气派的法学系、精致的眼科系、低调的土木系等等。虽然没有机会入内细细参观,但仅仅通过其建筑风格便可感受到不同院系独有的特点。
对于伯克利的学子来讲,提及最多的应该就是MEMORIAL GLADE(纪念空地,用于纪念二战而建的地标)了,就好比华科学生选择聚集地点时,常常会选择西十二楼门口的老子像一样,这个地标就常被伯克利学子当作集合碰面的地方。
图7二战纪念地标
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伯克利图书馆,它采用古典建筑风格,不仅外观造型优美,入内后更是别有一番景致:厚实的实木桌子,古朴的书架,精心装饰的穹顶和画作,精致的吊灯……让我不禁担心会不会在这里阅读学习时,无意抬头瞥见头顶建筑之美,便会沉浸其中而忘了手中的书本。图书馆的独特性不仅在于美轮美奂的建筑和丰富的藏书,更在于其面向全体大众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学长介绍到,所有人都被允许进入图书馆,哪怕是流浪汉。这或许令人不解,然而正是由于伯克利的图书馆资源为全社会共享,推动了所有人平等获取信息的权利,并且允许流浪汉进入,向他们提供的不仅是一个暂时休息的场所,更是一个丰富精神的港湾,这一切都体现了一个公立大学的气度与温度。
图8伯克利图书馆内景
压轴环节则是参观伯克利的标志性建筑——Sather Tower(萨瑟塔)。这座钟楼风格独特,仿造威尼斯圣马可广场所造,共有13层,高93米,是世界上第三高的钟楼。据学长介绍,塔内用于储存化石,仅对研究人员开放,所以我们无法入内游览,略有些遗憾。
图9伯克利的标志性建筑——萨瑟塔
最终我们在狂风中结束了今日的伯克利之行,虽然下一次有机会踏上伯克利的土地将可能是很久之后了,但相信每个人心中依然期待着与她下一次的美丽相遇。
今晚刘玉老师举办了本次冬令营的第三场活动——华中科技大学斯坦福校友座谈会,共有10位校友冒雨莅临现场,向我们50名师生分享他们的求学经历。他们的宝贵经验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受到了深深的启发。到场的校友有:刘睿珊学姐、肖非学长、李思桦学姐、胡政学长、陈一鸣学长、李尤学长、向雯琦学姐、张炯学姐,更有蔡巍教授和沈康教授两位重量级人物莅临。蔡巍教授是华科杰出校友,已获斯坦福大学机械工程系终身教职,2005美国总统科学奖的获得者(当年唯一的留美华人获奖学者)。沈康教授毕业于原同济医科大学,后在杜克大学攻读博士,现为斯坦福大学医学研究院终身教授。本次座谈会上,先由各位校友自我介绍,并回忆自己留美学习生活之路上最有压力的时段或事件。
图10斯坦福校友与我们济济一堂
首先是原同济医科大学中德班本科毕业、现为斯坦福大学医学博士后的肖非学长提到他来到斯坦福大学的第一印象。他的观点与众不同,斯坦福的文化中也有它“势利”的一面,在斯坦福大学如果没有很快做出理想的成果肯定会被导师质疑,导师的脸色会越来越难看,要求也会越来越苛刻。这足以感受到斯坦福以及它所孕育的硅谷,在竞争上有其残酷的一面。无论怎样的头衔和经历的人都需要拿出让人信服的成果,方能在这片土地上立足。但是肖非学长的心态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他只要全心投入,不留遗憾就好,在我们的人生途中,终有我们能力之外的事,我们唯有竭尽全力,方能不负本心。
图11在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博士后肖非正在分享他的经历
在斯坦福大学完成硕士学位的刘睿珊学姐快人快语,简单介绍了自己留美的经历后。谈及她压力最大的事,大家发现这也是很多来到美国留学学生共同的问题,便是在学习的同时,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地方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
图12斯坦福毕业的刘睿珊学姐(右一)在分享
接着,有几位近年来到斯坦福读硕士学位的学长学姐分享了他们宝贵的经历,其中在生物医学院读博的胡政学长谈到,自己感到压力最大的一件事,是他有一次申请项目,但截止日的前一天晚上8点才发现不符合标准,他思想斗争了很久,决定连夜重写,通宵未眠,直到截止时间前2个小时才交给导师修改。所幸的是,他最后在50个项目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唯一的幸运儿。从胡博士的经历中我们懂得了面对困境要果断做出决策,通过强大的执行力来化压力为动力,这样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
近年才从我校生命科学院毕业的向雯琦学姐谈及求学之路,她认为最重要的有三点:其一,我们要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领域,追求更好的学习平台;其二,为人要谦逊,要虚心向同学和老师请教,多问问题;其三,要学会建立自己的圈子,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刘玉教授对向雯琦学姐表示了特别感谢,谈到她最早建立了华科斯坦福校友群,并主动向丁烈云校长提出了十条建议,得到了丁校长的大力称赞与积极回应。
图13刘睿珊学姐(前排左三)和向雯琦学姐(前排左四)和我们合影
接下来,是已获斯坦福大学终身教职的两位大神介绍自己。蔡巍教授回忆起他在麻省理工学院读博时的经历,头两年一篇论文都没有发表,面对巨大压力,他选择沉下心来一件件解决手头的事情。在发表第一篇论文之后,他发现眼前的困难并没有之前所想象的那么棘手,此后,随着更多论文的发表,情形变得顺利起来,并最终成为了斯坦福大学的终身教授。
刘玉老师说蔡巍教授在学生时代给她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印象。整个会议的高潮来自“段子手”刘老师分享的关于蔡教授的一件轶事:在软件技术课程考试结束后,刘老师在光学楼前遇到蔡巍同学主动去上机,得知他根据所学的一点点编程语言知识就编出了一个病毒,大家哄笑的同时也无比敬佩。由此可见,蔡巍教授作为一种目标驱动型的人,自小抱有成为科学家理想的他具有科学家的思维,注重科研创新,而刘老师自己则更侧重于企业家思维,那么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把这些品质加以结合,会不会更上一层楼呢?
图14刘玉教授谈及蔡巍当年读书轶事,体现浓浓师生情
沈康教授则着重强调了目标和兴趣的重要性。他澄清了真正的兴趣和所谓的伪兴趣的区别。真正的兴趣是需要我们不断追求,不断钻研而发现的,而对于那些起初具有浓厚性质,后来遇到困难就退缩的事物,我们难以称之为真正的兴趣。因此需要在不断的克服困难中,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并坚持不懈地深入探究,这样才能最终获得成功。
图15沈康教授和同学们分享招生申请注意事项
接着对于申请名校问题,沈康教授和蔡巍教授从录取委员会的视角分享了关于美国大学研究生申请,尤其是申请读博的注意事项。首先他们讲到托福分数是门槛性质的,因而到达一定的要求即可,作为申请委员会,他们甚至很少考虑托福的因素。而GRE(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则比较能体现学生间的区分度,如果能在GRE中取得较高的分数,那么这可以成为一个亮点,但也不必一味苛求极高的分数。并且两位教授同时提到推荐信对于出国申请十分关键,而在推荐信中最好从细节和具体的事例体现出申请者某方面的亮点,而不是抽象而空洞的褒扬和赞赏。同时推荐人最好是享有国际声誉的教授,这样对于海外的申请显得更有说服力。对于博士申请者来说,科研实践比平时成绩更为重要,因为这样更能让海外教授相信自己科研的能力。对于申请书中的个人陈述部分,蔡巍教授分享了他自己生动的例子:当初他做出出色的研究成果以后,申请教职时却没能得到积极的回应。不过,后来幸运的得到一位朋友的点拨后,他进一步完善了自己的个人简历,使其更加符合学术界的惯例,最终得到了自己理想的教职岗位。可见要达到目标,不仅需要自己修炼内功,去强化自己的硬实力,同时需要将外在的包装作为一个强劲的助推器,帮助我们获得应有的回报。
图16座谈会后大家合影
最后,各位校友走到同学们中间,亲切地为同学们答疑解惑。今晚,校友们不惜冒着大雨从四面八方开车赶来分享他们宝贵的经验,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通过今晚的座谈会,我们收获良多,感悟颇深,相信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会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