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k Questions!
“请提问!”。简洁有力。这是Naeem Zafar教授在开营仪式和课堂上不断重复告诫我们的一句话,仅仅两个词,却囊括了中美两国间教育方式的不同、学生思维方式的不同甚至是两国文化根基的不同。
美国当地时间1月14日早晨7:45,我们离开住宿地Walnut Creek,乘车前往伯克利开营仪式地点The Faculty Club(教工俱乐部)。这个建筑建于1902年,是位于伯克利校园中一个僻静的会议场所。
图1大家兴奋讨论即将开始的课程
我们八点半到达学校。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沐浴着早晨明媚的阳光,大家心情都很好。距离教工俱乐部还有两百米左右,突然有两辆自行车从坡上滑下来,车上两位骑手穿着亮黄色的衣服,大家还没反应过来,又有两辆车很快冲了下来,我们很紧张,可车手的神色倒轻松愉快。相反方向,有位女生在晨跑。想到华科的早上,大家骑自行车骑得飞快都是为了赶着去上课,行色匆匆。武汉从没有如此明媚的阳光和如此清新的空气,我们也从没有如此的闲情逸致欣赏晨景。时间还早,太阳还不高,天气微冷,大家边跺脚边讨论着结业汇报时选什么题目好。
授课教室里已经挂上了华科校旗和启明院旗。环顾四周,最引人注目的是硕大的壁画,其上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校徽还有校园风光,太阳和月亮分布左右,画风古典,与华科严肃的风格迥然不同。我们第一次认真看清加州大学的校训是“Let There Be Light(要有光)”,源自《圣经·创世纪》“上帝说要有光于是有了光”,这句话被美国很多学校用作校训,象征开创开拓,其地位大概似《老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之于中国高校,只不过他们宗教意味更浓,不过现在是否还保留宗教象征就未可知了,或许也同自强不息之于中国一样,成为了常被提起的品质。伴随着窗外潺潺的溪流,我们开始了第一天正式的学习。
开营仪式准时开始,首先播放了几段介绍UC伯克利的视频,感觉其官方味道没有那么浓郁,有点类似《点说华科》的轻松感,但是视频中每个人都没有中国学生的拘谨,一举一动都很有个性,笑起来很有感染力,特写镜头就是潇洒的几句话。可能因为UC伯克利本身活动多样有趣,内容丰富,而且活动本身很具活力,例如爬树、跳水、游泳,所以视频里也给人很大冲击力。我们注意到一个有趣之处,当视频出现伯克利的音乐演奏时,那几位学生似乎都是中国人,其中一位还拉着二胡。伯克利具有极大的的包容性,行前老师特意嘱咐我们对人要“No Judge”,意思是不要去计较别人的出身、种族、习惯等等,不要有“Stereotype”(固定印象)。到了伯克利,走在路上,真的不会感觉到有什么种族的区别,每个人肤色好像都不一样,但每个人都自得其乐,我们一行人反倒显得蛮突兀,但别人也没有诧异地看我们一眼,仿佛一切都很自然,什么都可能发生,什么人都会出现。
图2 Naeem Zafar教授在Faculty Club开始授课
第一堂课,由Naeem Zafar教授为我们带来绪论课——《Tech Trends Shaping Our Lives》(新兴技术如何塑造我们的生活)。Naeem Zafar教授拥有丰富的创业经历,紧抓硅谷地区科技发展走向,曾任甲骨文副总裁。他创建了七家公司,包括为苹果touch ID提供技术支持的Bitzer Mobile公司。
Zafar教授向我们介绍了七种即将改变我们未来的新兴技术。在授课的过程中,有一个元素贯穿始终,那就是信息。这七种技术均与信息息息相关。
这是信息的时代,为了获得和处理信息产生了大量新技术。而智能设备更低的造价、更快的处理速度、因特网更高的带宽、无线网络的普及以及IPv6的应用,使得通过互联网连接的终端设备数量大大增加。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电子设备,许多其他事物也开始“智能化”,过去的十年我们见证了物联网(IoT)的诞生。而这一切又加速了信息的增长,现在我们所处理的信息往往拥有巨大的规模。分析大数据并提取其中蕴藏的信息,再据此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将具体信息最后抽象为知识,这是当代利用信息的方式,也是我们所面临的挑战。
新兴的技术诞生后必须要能在实际的应用中创造价值才能继续发展。例如,在商业的应用场景中它必须要能降低成本、创造利润。在电子商务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时间、不同的供需关系等,动态地改变商品的价格来获得更多的利润,可以利用自动驾驶设备降低运输的成本,甚至可以为每位顾客定制不同的服务。
信息流动的方式也在悄然改变。自然语言处理(NLP)使得人机交互更加偏向于人的习惯而不是通过复杂的UI来实现,Best UI is no UI(最好的界面是没有界面)。在线教育改变了知识的传播方式,重新分配了教育资源,使知识真正地为全人类所共享
图3 Zafar教授提出的大数据的递进层次理论
在Zafar教授的课堂中,“the Big Data”(大数据)是其中的重点内容。在中国的大学课堂中,老师会先给出定义,然后从定义出发由几个关键词来进行重点讲解。但在这里,教授先向我们提出问题,以讨论的形式展开话题。首先他通过“我们这辈人掌握信息、我们的父亲掌握知识、我们的祖父掌握智慧,因此我们要听祖父的话”的段子,向我们介绍了基于大数据的现代技术产生的理念,即基于数据——提取信息——总结知识——获得智慧的过程,这与大数据的应用十分相似。他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UPS公司基于大数据分析,规定所有司机不能左转弯,只能三次右转弯,以到达到最安全的效果。
通过和教授的接触,我们发现老师列举的滴滴、淘宝、香蕉等例子都十分贴近中国实情,他利用我们所熟悉的生活来解释复杂的问题。Zafar教授鼓励同学们积极提问,多次说“Ask Questions!”,纠正了我们对课堂教学的错误认识。最后,Zafar教授给7个小组的结业汇报布置了不同的题目,同时给出了供我们参考的指导方向。
图4占艺老师和马啸同学代表华科师生向Zafar教授赠与小礼物
图5 HUST-UC伯克利寒假交流学习团第一堂课后师生合影
中午,由于受到了上午教授的”Ask Questions”的影响,我们在选完要做的课题之后,开始自发的分小组进行讨论,在加州的阳光下,我们一点点儿熟悉组里的同伴并开始讨论,像Zafar教授上午的教学那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虽然想法还不太成熟,但各组已初步理解了要研究的课题。
图6午间分组讨论,大家分享想法和观点,聊得不亦乐乎
如何走进学术,则是陈羽北助教带来的启迪。他清华大学本科毕业、辅修双学位、又来伯克利攻读博士5年,给我们分享了整整一下午他的学习经历以及出国留学的经验和建议。学长以他本人和周围同学的亲身经历为例,告诉我们在保证学习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提前准备科研经历以外的丰富简历,要学会开拓思路,敢想敢试,争取海外实习的机会,好好利用寒暑假时间充实自己。
陈羽北学长从学习方法讲到学术前沿,不断告诫我们要“读好书,上好课”。他提倡我们尽可能多接近大师,去学习大师的成果,让自己的思维逐渐有大师的深度和广度。学与术,学是基础,术是策略,学术结合,以学为本,方为科研求学之道。他还提醒我们要学会在大学生活中做减法,给自己多一些思考时间,更加明确自己想要什么。陈学长对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前沿科技都有自己的理解,他用自己在实验室的丰厚经验为我们深入浅出地科普了这些神秘而又走在时代前沿的高端科技。
图7 UC伯克利的陈羽北博士与大家分享学习和研究的心得
伯克利学长的分享结束了,但同学们仍然围着学长询问有关未来研究与学业的有关问题,有同学说“我们的学习太急了”,还有同学说“真希望能像学长这样,认认真真沉下心来做学术研究”,在大家的追问下,学长给我们开列了数学学习的书单。本来下午4点就结束的课程,同学们到五点才渐渐离开。
接受了十余年传统中国式教育的我们,“敢于提问、乐于提问、如何提问”成为了我们最大的问题。初次走进伯克利名校课堂,我们或许是对新方式不适应、或许是对自己英语水平的不自信、或许是顾虑在众人面前自己问题没水准,我们表现出很严重的水土不服。针对这个问题,当晚21:00,我们在线上进行了有关如何提问的讨论和反思。
首先,我们不应该畏惧提问,在美国式教育中,提问并不意味着自己的愚昧,反而是一种求知的热情,提问是被鼓励的一种学习方式。我们28位同学都怀着提升自己能力的目标而来,同学间并不会因为某个人的问题而去嘲笑他,无论问题是“智慧”还是“愚蠢”,解决以后或多或少总会有收获,当一个人通过提问解决自己疑惑的同时,也给了其他人学习的机会,反而值得感激。因此,提问并不可怕。
其次,课堂上提问其实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提问是对自己知识缺陷的补充,也是对自己思维的发散。通过提问与老师互动,收获知识,我们的心理自然会感到满足。在提问时,教授竭尽全力帮助同学们理解,平时很严肃的教授还会表现出另一面,经常会引起课堂氛围的小高潮。因此,提问是很快乐的。
最后,我们要学会如何提问。每天我们都会提前收到次日课程的有关材料,通过这些材料我们可以做好预习工作,先找出自己初步的疑惑,查阅相关材料,若无法解决,在第二天上课老师讲到这一部分时可以提问。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怀着“Critical”(批判)的态度,用辩证的眼光去质疑已有的知识,而不是重复那些别人已经发现的理论。在提问时,我们应该抛弃中国传统的“婉转”,直截了当、简明扼要地抛出自己的问题。做到这些,我们的提问应该就有一定水准了。
图8同学们下课后,沐浴着加州阳光走在UC伯克利的小道上
在对今天所获知识的回顾和对全新的课堂形式的思考中,我们度过了在伯克利分校第一天充实的学习生活。万事开头难,我们正努力地与这所学校和这种全新的方式磨合、融合,期待后面的学习更加顺利。
Ask Questions!Tomorrow we will be b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