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罗斯豪曼理工学院科技夏令营日志(11)

作者:郭健、余乐编辑:刘艳红发布:2016-07-24点击量:

2016年7月22日 星期五

转眼又到周五,Catapult只剩下几天就要结束了,晨会上教授特意强调了下周二上午必须上交最终报告。

今天没有发生特别的事情,我们参与的各项目组情况汇总如下:

1. 机械组(冀子豪、彭意兵)

Catapult越来越接近尾声了,大家的项目也越来越完善,有一些做得比较快的组已经完成了海报的制作,项目设计也已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优化。后续的时间里,每个小组都会写比较多的文档和报告,所以很多同学今天的工作是在实验室以外的地方如图书馆完成的。

今天实验室中还发生了一段小插曲,做风洞实验的同学在实验中,由于所使用的模型不够坚固而被强风吹入了风洞末端,当时教授和工作人员们处理得非常的专业果断,事故发生后立马就有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来检查和维修设备。对于做实验的同学,教授并没有特别批评,而是做了很多的分析和指导。发生实验事故后,教授们更多的是采取包容和教育,而不是一开始就批评。

2. Aquaponics组(王添云)

今天是我们组的trip day,Chambers教授带我们去了临近小镇的一家小工厂。和想象中不一样,工厂在一栋看上去像是双层公寓楼的房子里。据了解,公寓楼是1925年建成的,虽然现在已经被拆成了毛坯房,但依旧能看出旧时的美丽。公寓里保存着一台电话接线机,体积超过一立方米,上世纪人们打电话时需要先打给接线中心,然后话务员确认号码后再接通另一根线。工厂的现主人很喜欢这台接线机,特意用了几层布盖上。他说他去年才买下这栋楼,工厂还属于起步阶段。一楼用来培育植物,原理类似于我们做的水族箱,用一个大缸铺满小石头用来培养细菌;植物小苗则是在泡沫田字格里进行培养。二楼用作水循环和鱼类的排泄物循环,因为要进行一些发酵过程,所以二楼仅有一扇窗通气,其余墙壁皆是密封,空气流通性很差,且温度较一楼高。这栋公寓里还有个地下室,主人是准备在地下室里养鱼的。因为工厂刚起步还没有开始盈利,因此还没有投入鱼苗进行养育。

H:\QQ_Download\617239783\Image\C2C\Image1\{E7D84877-F9BE-ABD2-D30E-96D9D86765C2}.jpg

图1Aquaponics组前往参观地

3. Python组(郭健、刘宏阳)

今天是python组项目阶段的第五天,很多小组已经做完成了自己的项目并开始了海报的制作。也有一个小组进度比较缓慢,我们就和助教们一起坐在旁边协同小组成员解决遇到的问题,期间教授也会过来帮助我们。上午参与了一个关于流体力学讲座,教授讲述了人力飞行器之后,用一些数学物理公式解释了击打高尔夫球的时候,不同表面的球飞行距离有差距的现象。到了下午,各个小组基本上都已经完成了他们的项目,开始为下周三的展示做准备了。不同小组之间,也有不少同学互相分享作品并试玩对方的Python程序。

H:\QQ_Download\617239783\Image\C2C\Image1\866B0FCAC9556C73BA89E76DB4F7A1E3.jpg

图2来自中国的Rose-Hulman大二学生助教讲授知识点

H:\QQ_Download\617239783\Image\C2C\Image1\04B76726DD8AF256CB1B88FF2BC4C680.jpg

图3不同项目组间互相交流

4. 嵌入式组(吴鑫、余乐)

今天中午12:30,宋老师和Catapult助教们开车带我们去印第安纳波利斯的一家机器人公司参观。与期待中的不同,这家公司并不大,只有一个厂房。据讲解人员介绍,公司里目前有两个核心技术人员是来自于Rose-Hulman。他们的主要产品是用于高尔夫球场球洞旁草坪碎草清理的清理机器人,用四个标杆标定区域,机器人会自动完成区域内的清理。工作人员还当场给我们做了演示。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美国学生的提问能力,演示完后,他们不间断地问了四十多分钟的问题还没有收住,还是因为行程安排才不得不离开,对比之下国内大学生的提问能力与提问意愿真是相形见绌。

总的来看,目前每个方向的项目组进展都还算顺利,大家都有条不紊地按照自己的计划完成着项目。相信在下周三我们会看到很多精彩的作品。

Copyright © 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