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
今天晨会上的惩罚颇有意思:犯错误的营员今天一天不允许左转,要左转就必须向右转270°。
至于项目,今天我换到了另一位教Python的Matt教授的组中,负责帮助一个比较内向、不善交流合作的学生Andrew。夏令营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自然也不会轻易放弃内向的学生。教授们会想办法让学生融入集体、与人合作。而这个学生的性格过于内向,基本不会主动与其他同学交流,所以教授决定让他一个人做一个简单的项目,但需要有人帮助他解决这个过程中比较困难的一些问题。由于我之前几天比较积极地和营员们交流、帮助他们,所以在Chandan教授的推荐下,我接受了这个比较有挑战性的任务。

Matt教授的组
中午的讲座是简单的排序算法。教授没有一开始就讲解理论基础,而是首先发给每人几张写有数字的卡片,让他们用最快的方法给这些卡片由小到大排序。当然这还只是个开始,随后教授用基础排序算法给全教室的人排了序。最后用视频演示收尾。自始至终没有讲过多的理论,但足以让学生理解这些算法的内涵与用处。
下午,完成了对pygame最后的学习后,学生开始考虑自己的项目。让我感受较深的是,虽然是让学生自己考虑、不限制想法,但还是有意地在训练他们思考时的逻辑性、条理性:每组都会拿到一份指导书,上面列出了“确定主题”、“确定并细化具体功能”、“评估可行性”、“将各个功能转换为程序模块”等步骤及相应的解释说明。作为理工科学生,思维有条理是很重要的,有条理才有效率。这也是我上大学后才认识到的。不得不说,国内在这方面还是缺乏重视,只是靠教师个人在授课过程中略加点拨,而并没有形成可用于指导学生的体系和规范。
7月14日
没有任务的一天,注定是令人愉快的一天。
今天要出去参观。第一站是生物仪器公司Beckman Coulter。带领我们参观的公司负责人29年前也曾是罗斯豪曼Operation Catapult夏令营的营员,他表示当年夏令营给了他很大的帮助,让他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


Beckman Coulter公司大楼和前台
这个公司很有特色,随处可见的白板上画着思维导图、贴着许多记录灵感的便签纸,一个巨大的三层楼高的室内LED屏,以及名叫“DNA Cafe”的休息用餐区,卫生间门上用XY、XX代替了传统的男女标志……负责人首先向我们展示了该公司生产的试管和试管架,各种尺寸的都有,最小最密的试管架上的孔只有针孔大小。随后让学生体验了一把操纵机械臂的感觉,还真有几个人一上手就操纵得有模有样。
接下来展示给我们的是用四个摄像头进行图像识别、定位流水线上的产品并绘制出相应俯视图的装置,以及简单讲解了示波器、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的使用。
随后,我们依次参观了几个不同功能的房间——恒温室、电磁波室、产品测试室……并且看到了在测试室进行产品耐压测试的视频——一台容器内部加压,直至爆裂崩碎。
在这里还偶遇了一位中国来的学姐,不得不说现在在美国的中国人的确是越来越多了。
午餐快要结束的时候,公司还特意安排为我们讲解电子商务的相关基础知识。然后是个有趣的活动——自己动手做冰激淋。但我们没有用到冰箱,而是直接用液氮。看到两个大汉抬出液氮罐子的时候,我只能感叹高科技公司真会玩。我们中选出的志愿者们从容不迫地加入原料、搅拌、加入液氮冷冻、继续搅拌……一股股寒气在桌上萦绕。不过味道还是相当不错的。

学生们正在做液氮冷冻的冰激凌
下一站是一家名为“1150”的软件公司。到达公司时,我们都不相信已经到了——古朴典雅的大门、大片的草坪和树林、中世纪城堡一样的外观、室外的游泳池……这简直就是一个庄园,而完全不像一家公司,更别说是与“艺术气质”毫无关联的软件类公司。内部的装修也富有艺术气息——实木地板和地毯、古色古香的吊灯和壁炉,大厅中还有钢琴、水族箱,甚至还陈列着一个恐龙的头骨化石。另一个有趣的地方是楼层间的滑梯,从二楼可以直接坐滑梯到一楼。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听说我们可以体验一下滑梯后,Matt教授显得比我们还兴奋。

公司外观

公司内景
参观一遍之后,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之一向我们讲述了当前软件市场的需求状况、以及自己的创业经历和心得。

公司联合创始人为我们介绍当前的市场需求
不得不承认,这家公司的文化是相当吸引人的,在这样的公司工作心情也会舒畅许多。很多时候,决定优秀人才去留的并不仅仅是薪水和奖金,还有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好的氛围会让人心情愉悦、有归属感,是留住人才的重要因素。
7月15日
今天的晨会有了新的内容:奖励。几位营员因为做了好事,比如帮助清洁员打扫卫生、捡到钱包还给失主等等,被给予不同的奖品。当然,惩罚还是少不了的——又有几个大名牌挂在了昨天忘带名牌的营员胸前。不仅是营员,助教如果忘记戴名牌,也会受惩罚。比如今天就有一个,同样是在脖子上挂上一个大名牌。
Andrew开始偶尔与人交流了,也可以慢慢地表达出自己的问题了。他其实很有想法,而且考虑的比较周全,还想到了许多细节,进步很快。他想要做一款类似于flappy bird的游戏——主角一边向右行走一边上下移动来躲避随机出现的障碍物。我在一旁协助他完成某些功能的实现以及一些细节,比如游戏暂停功能的实现、计时器功能的实现等。其他组有的要做聊天软件、有的要做简单的图像处理程序,当然更多的还是要做游戏。
一小时的项目时间后是“高效技术交流”培训,内容是对项目海报的讲解。夏令营学生不仅要写项目的摘要和报告,还要自己设计海报来展示自己的项目成果。不过教授会给出一些模板供大家使用。在这期间,出现了个小插曲,电脑播放视频时发生了问题。有经验的学生就直接冲上了讲台帮老师解决,相比我们要勇敢很多。
我们组今天的讲座是宋老师主讲,题目是用逻辑门和两个开关控制电灯。宋老师从最基础的逻辑代数开始讲起,0和1,与、或、非,逻辑表达式,面包板的使用……深入浅出。讲完后,给每人一个插好芯片的面包板,亲手实验。在助教的帮助下,大多数学生很快就按照电路图插好了电路。还有少数几个没有理解透彻的学生,宋老师一个一个耐心指导,直到他们的电路可以正常工作。

宋老师在讲解逻辑代数基础知识
7月16日
昨天忘带名牌的助教今天又忘记了,更有趣的是这次其他助教给了她一个写着名字的大箱子,直接套在身上。现场一片哄笑。不得不说美国人民真会玩。

套着箱子的助教
Andrew由于基础不好,一些理论性的东西不理解,所以他的代码经常出错。我试着给他讲解理论和概念,但效果不是很好;教授则直接告诉他怎么做、如何解决错误。毕竟是高中生,有些概念确实不好理解。教授的方法则直截了当——有些东西不需要理解,做工程项目只要会用就行。不过解决掉错误之后他的进度还是挺快的,今天已经可以实现人物的移动和地图的生成了。

Andrew在认真敲代码
课堂氛围非常自由,学生们讨论得热火朝天,不时爆发出阵阵欢呼;学生们发现了有趣的东西,就会想要分享给大家看,很多人也会主动出击、四处围观“考察”别人的成果;还有人边写代码边唱歌,相当轻松自在。
晚上是助教强调了很久的“talent show”(才艺展示),这些天助教几乎每次晨会都要说一次。美国的孩子大部分都会乐器,吉他、小提琴、萨克斯……今晚出现的乐器确实是各种各样,甚至还有几样我根本叫不出名字的。我本以为我们组这些喜欢编程的学生对这种活动不会太感兴趣,结果我发现大错特错——晚会上登台的学生中,我看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有的演奏单簧管,有的独唱,有的甚至直接清唱。说叹为观止也不过分。最重要的是他们毫不怯场,颇有台风。

助教兼职“talent show”主持人
晚会中还穿插有小游戏:两个有一定距离的凳子,上面铺上布,外观上看好像一条长凳,这样来恶搞不知情的人。首先要选出四个志愿者,当然他们对其中的玄机毫不知情。结果就是他们个个人仰马翻。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倒地的志愿者
观看了才艺表演,美国学生的多才多艺和开朗积极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们都开玩笑的说,美国人是有艺术基因的。而且他们学乐器、学舞蹈等大多是出于兴趣,而不是父母的决定或者跟风的结果。
7月17日、18日
晨会上,Chandan教授主讲。他放了很多有趣的视频,既有和编程有关的《Me Code Hard》,也有很多皮克斯出品的小动画,整个晨会气氛轻松活泼。
18日遇到个小插曲——教学楼停电。不过对我们组没有影响——Python组今天和化学组一起听讲座,关于在工程中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教授要求每个组想出5个工程中的问题,然后利用搜索引擎找到解决方法。学生们立即就热烈地讨论起来。这些天的观察和交流中,美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之丰富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他们在做工程的过程中,已经知道利用Stackoverflow、Github等网站来查询问题、使用开源代码,显得相当专业,而我在上大学之后才知道这些信息。所以今天的任务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更不是问题。

学生们在热烈地讨论
项目方面,Andrew进度很快,他的游戏已经有了雏形,可以开始游戏了,只是画面还有些简陋。但还是经常会有逻辑错误或者因为概念理解不清导致的错误。由于缺乏足够的编程经验,Andrew的代码看起来比较混乱,导致我每次都需要较长的时间去看明白他的代码、然后才能帮他解决bug。他现在还是不能很好地和我交流,这也使我必须去猜测他的意图和遇到的困难。所以常常是花很长时间解决一个不大的问题。
7月19、20、21日
19日是周六,我们有一个特殊的活动:宋老师请我们到家里吃披萨。每年都会有这个活动,之前的纪录是有位学长一人吃了7块披萨。我们今天都希望我们中块头最大的常晟源能破掉这个纪录。
披萨味道很不错,常晟源更是释放出了自己的潜力,一人吃掉了8块披萨,成功打破纪录。宋老师说看来这个新纪录未来几年是难以突破了。

我们在大快朵颐
20日的晨会出现了颇有人情味的一幕:教授将一些很久没和家人联系的营员的名字展示出来,要求他们和家人打电话。虽然不是什么大事,但足以反映出所谓的“人文关怀”。
项目方面,20日的时候,Andrew的游戏开始贴图美化,并开始写项目摘要。夏令营不仅要求学生做项目,还要求他们写项目摘要、项目进度报告、最终报告,以便培养他们良好的工程项目思维。同在Python组的其他学生的进度也是飞快,有的组已经基本完成项目,界面、背景音乐、音效等样样齐备。这与教授和助教的帮助是分不开的。Matt教授和他的助教非常耐心,学生们有什么问题,他们都会坐在旁边认真讲解,边讲边和学生讨论,尽职尽责。到了21日,Andrew已经完成了他的项目海报(用于最后的项目展示),他的游戏也完成了:障碍物随机生成,人物横向移动的同时要躲避障碍物,撞上障碍物一定次数后游戏结束。
专题:China Day
在宋老师的帮助下,我们的晨会和饺子之夜的时间都定在了周三(7月22日),因此这一天被我们命名为“China Day”。周六去超市采购时我们买好了包饺子所需的材料(由于我们人力和时间有限,因此饺子之夜的人数被我们限制在50人),当天回到住处后大家就开始了练习。我们的学姐刘春柳包饺子水平很不错,在她的指导下大家进步很快,没练几个就已经可以包的很漂亮了。当然了,不仅是看着漂亮,味道也是很不错的。至于怎么做出好吃的饺子馅嘛,百度一下就知道了。

我们练习包饺子
晨会的准备我们开始的更早,从第一周定下节目之后就开始紧锣密鼓地排练。几乎每天晚上都要练上两三个小时。从第二周周六开始,我们的排练工作更加紧张——每天晚上都要全程演练。从上台到结束下台,每个细节都要争取完美无误。老师帮忙计时,以控制时间,我们只有大约十五分钟的时间,因此必须把握好。舞蹈则全部录像,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回放,一点一点地纠正细节。
周三早上,我们提前45分钟到达了晨会会场。将表演所用的椅子提前准备好,并且抓紧时间进行了最后一次演练。我们的时间被安排在教授讲完后,也就是9点开始,由常晟源主讲。首先是每个人的自我介绍,然后播放华中科大的航拍视频《华中科技大学不完全印象》,同时常晟源简单讲解了其中出现的华科标志性景物,国家光电实验室、东九教学楼、校史馆等等。随后是对启明学院的介绍。再然后就是比较重要的赠送礼物的环节,为每位教授准备了一把绘有中国画的折扇,为助教准备的是青花瓷主题的书签,送给学生的则是有中国特色的明信片——有的画着京剧脸谱、有的是中国的著名旅游景点……当然,最重要的是给罗斯豪曼理工学院的礼物——一幅华中科大标志性建筑的绢画,由刘老师代表华中科技大学赠与罗斯豪曼理工学院。最后就是压轴的《青花瓷》舞蹈了,为了现场效果,我们特意穿上了白衬衣、西装裤,打好了领带。表演相当成功,台下观众掌声雷动。后来看表演录像的时候,我们都惊讶于自己的表演效果如此的好、出乎意料。

舞蹈进行中
饺子之夜的时间定在晚上9点,时长大约是一小时。因此下午项目时间结束后我们都以最快的速度回到了宿舍。早上助教告诉我们一共报名了41个人,不过为了以防万一,我们还是买了一些速冻水饺备用。然后就是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这次准备了两种馅:猪肉白菜和素馅。因为来的人里有一部分吃素,还有一些印度、尼泊尔人,他们都不吃猪肉。结果出人意料的是,今晚来的人数远远多于报名人数,美国学生的热情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没办法,速冻水饺吃完了,连豆沙包、春卷什么的都上桌了,这才勉强够吃。

营员们在吃饺子

营员们在学习包饺子

营员们开心的笑容
今天虽然累,但是两周以来的准备有了漂亮的结果,这让我们非常欣慰、欢欣鼓舞。累并快乐着,这是我这些天最大的感受。
7月23日
今天是大型项目展示的日子。项目做完的学生可以自由的观看大型项目的演示。最早演示的是水上行走器——项目组成员们要在校园中的一个湖上“行走”,从一边走到对岸。一组的器械类似两个浮在水上的大脚,一步一步地走到对岸;另一组则通过踩踏板使器械向后喷水从而向前推进。

水上行走展示现场
稍后是电子组的直升机——学生买来遥控直升机,自己动手修改了控制电路。演示时,直升机顺利升空,但是由于改造后重量加大,所以飞行高度不高,不过总的来说是还很成功的。

直升机测试现场
下午最早是橄榄球投射机的展示,刘春柳和胡恒谦参与了这个项目。现场效果不错,最远一次投出去32英尺。最有看点的莫过于气垫船项目,展示内容是各小组的气垫船竞速赛。现场不时传出一片叫好声。戏剧性的是,有一组的作品在试跑时一直跑不起来,大家都不看好他们。但后来经过调试,他们的气垫船出乎意料地获得竞速赛冠军。
展示结束后,学生们回到各自的工作地点,开始认真准备最后一天的项目讲解演说,纷纷找空教室进行练习、就这样结束了今天的工作。
7月24日
最后一天,是营员们最紧张忙碌的一天。早上9点半,各组陆陆续续地来到Olin Room的教室中进行演说录像。然后布置项目展示会场,张贴海报、连接显示屏……
下午,最后的展示正式开始。电子组的四足行走机器人,是第一个给我很深印象的作品。四足行走相对于用轮子移动,其难度高了很多。但他们的作品不仅可以前后移动,还可以自由转弯,唯一的缺点是行走过程还不是很平稳,摇摇晃晃的。

四足行走机器人
然后,Python组的RPG游戏简直让我大吃一惊——人物对话、对战、地图切换……完成度相当高,而且居然还实现了游戏手柄控制。

Python组RPG游戏
生物机械组的机械手是最令我眼前一亮的。带上有传感器的手套后,就可以使机械手的动作与人手同步,而且非常灵敏——可以抓起水杯、乒乓球,甚至玻璃弹珠那样的小东西都可以精准地抓起来。

灵敏的机械手
除此以外,还有许许多多精彩的作品,比如IOS组的快速找人组队的应用、电子组的随音乐音量而变化色彩的“王冠”……美国学生的创造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技术方面有教授的帮助,但是他们自己想出的点子都相当有创意。

变化色彩的“王冠”
下午五点,晚宴及闭幕式开始。晚宴上,夏令营负责人Dr.Brackin和Dr.Robinson讲话后,就进入夏令营结业典礼,营员依次上台领取结业证书;紧接着是颁奖典礼,几乎是意料之中的,生物机械组的机械手获得了第一名。

结业典礼与颁奖仪式
闭幕式结束后,我们纷纷与自己的教授合影留念,当然也要和宋老师及两位负责人合影。然后就是我们几个观察员相互之间合影了。
至此,本次罗斯豪曼理工学院夏令营顺利结束。母校和启明学院给了我这个机会,我一时无以为报,只能立志发奋、有朝一日为母校争光,希望今后我能尽微薄之力帮助华中科技大学的学生得到更多这样的机会,祝愿我们之后每一年来这里的同学都有更好的发展、更大的突破,更要祝愿这个交流项目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