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开始
休斯顿大学图书馆标志物(夜)
经过一周的折腾之后,我们终于办齐了入驻手续,正式开始实习生活。
刚进入实验室总有许多要熟悉的地方,老师的课题,实验室的师兄,还有各种好玩的测量仪器。当然不出意料的,我们第一周大部分时间都在看论文,努力弥补实验室方向的知识。于是,在华科经典的一幕又出现了,每天都有某个人很早的起床,然后悄悄收拾东西出发,去见自己的导师,或者为昨天尚未完成的任务加紧努力。
每个人当换了一个环境之后,总会产生很多新的想法。而换了一个国度之后,突然感觉整个人的生活态度都起了很大的变化。虽然生活开始变得忙碌起来,但我们还是决定开始实行我们的健身计划。每天晚上去健身房。这几天听到最多的就是“哎呀我胳膊举不起来了”“我感觉腹肌好疼啊”……痛并快乐着的感觉很奇妙,好的生活态度,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应该坚持!
临近周五,我们几个在微信上商量着,刚来的时候,几个学长学姐帮我们在这个陌生的国度安定下来,前前后后折腾了近一周,真是非常地感激他们。于是我们决定找一家中餐馆和他们一起聚餐。888是离休斯顿大学很近的一家中餐馆。一进这家餐馆,吃饭的哄闹声,筷子,红灯笼,还有各种吆来喝去的中文对白,顿时让人有种回到国内的错觉。这是家川菜馆,点完菜我们就坐等,一直等了半个小时,这儿连上菜的速度都无限逼近国内了……饿了半晌肚子,当然要开开心心的大吃一顿了,幸好菜的口味还是很接近国内的。好长时间没吃过热菜了,在国内吃完饭都是大汗淋漓,在国外吃完饭都是手脚发凉!啥也不说了,开吃!
个人篇
李允恺
在休斯顿这边的生活终于进入正轨了!刚接触实验室的课题,压力还是很大的,不仅要恶补空缺的知识,还要尽量赶上导师给的论文阅读进度,看论文、逛图书馆、和导师讨论问题也成了这周的主旋律。
实习内容主要为信号处理,想要通过分析眼球运动路径的向量、坐标、停留时间等属性,来判断人眼当前正在观看什么类型的图片。通过配有两只摄像头的特制头盔,可以追踪两只眼睛的扫描轨迹,我们尝试分析眼球扫描轨迹的属性来给出当前正在看风景,还是人物,还是鸟瞰图等等。
不管对于我还是我的导师来说,我们此前都没有做过类似的尝试,所以大量看论文并进行讨论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说这周让我印象最深的工具是什么,那就是Google Translate,如果说这周让我最感动的人是谁,那就是我的导师Dr. Sheth。我为他对我的耐心和热情由衷的感谢。
周三我们约在他的办公室见面,他开始给我讲解我的实习内容。虽然Dr. Sheth已经尽量在用简单的语言给我讲,但将近一个小时的“听力”对我来说还是比较吃力的,尤其是涉及到专业知识之后,更是一头雾水。Dr. Sheth看出了我的难处,于是他停下来,拿过了电脑,打开了Google Translate,开始一边敲键盘一边给我讲。这件事真的出乎了我的意料,虽然我极力表示没有问题,但他就这样一直讲到了最后,并让我好好找找论文,后天跟他说一下收获。我没办法形容当时的心情,只能说,尽最大的努力做好这次实习。
之后的几天我和导师因为一篇论文中的疑点一直讨论了很久。如果我们想要比较两次眼球的扫描轨迹,我们必须先简化数据、校准、最后才能知道谁跟谁相比较。在那篇论文中,关于校准的步骤,其中有一个加权值,我一直没搞清楚作者的确定依据。在跟Dr. Sheth讲论文的时候,他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一点,一直问我依据是什么。我后来研究了几次,多次找他试图讲清楚,Dr. Sheth一有空就跟我一起讨论。然而到底我也没讲明白,后来我们就开始一起找,最后发现作者根本就没有给出理由,就直接定下了一个规则。当时Dr. Sheth就连呼这作者太坑爹(当然肯定不是这样表达的),让我直接email这家伙,问问到底神马情况。我当时还没反应过来,露出很疑惑的表情,他就说真的真的,直接发邮件问问这家伙吧。呵呵,很有趣!
范青君
上周末天气稍微变凉爽了一点,但这周又是持续的高温。休斯敦有时会下点雨,下得可能会很大,但时间绝对不会长,能持续半天之久的降雨就已经很罕见了。可能是由于纬度接近,又都是临海城市的缘故,休斯敦的气候给我的感觉和广州非常相似。我个人非常喜欢雨后的休斯敦,因为天更蓝了,蓝得好像是直接从颜料盒中流出来,未经稀释的颜料一般。如果这么比喻给人的印象还不够直观的话,可以去读一读宗璞写的《紫罗兰瀑布》,其中对紫色的描写就是我对这蓝天的感觉。
休斯敦大学校园内部的生态很好,随处可见草坪,树木,以及在国内校园难得一见的松鼠,乌鸦和鸽子。在休斯敦,动物们一般是不怕人的,如果你足够有爱心,甚至可以拿些坚果去喂喂松鼠,就算你没有食物,象征性地向它们伸伸手,它们也可能会条件反射般地向你靠近。而在国内,就算有动物,它们也只会以眺望的方式与你对视。虽然这是小事,但却也能折射出不同国别的人对待动物的不同态度,信任这种东西,只要慢慢培养,终究还是会有的。
虽然很波折,但是这个星期终于还是见到导师了。导师也是刚刚才调来这个学校,实验室也还没有分配下来,但导师人很和蔼,也好说话,和他在一起完全不拘束,心中有什么想法完全可以直接说出来和他商量,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从导师口中得知,我做出了一个不错的选择,电路这个方向就业面广,所积累的知识将使人受用终生,然而起步门槛很高,没有若干年的积累根本无法入门。作为一个本科生,我的知识储备还远远不够,所以在现阶段,读完《Design of Analog COMS Integrated Circuit》和《VLSI Circuit Design》两本书是导师布置给我的任务。这样一来,这几周注定是属于图书馆的几周。
何梓奇
这周见了导师,了解了实验室研究方向,并说了一下自己的兴趣,之后导师就给我安排了任务。
我导师的研究方向主要是信号处理,图像处理。包括化学图像诊断,高精度显微镜成像,可视化等等。我实习的内容就暂定为化学图像诊断。
导师给我讲了一下背景知识。乳腺癌(Breast cancer)的发病率自20世纪70年代一直呈现上升趋势,美国8名妇女中就会有1人患乳腺癌。中国不是乳腺癌的高发国家,但是不宜乐观。乳腺癌的在早期治愈率很高,故而尽早诊断乳腺癌成为了现在研究的主要课题。目前的常用方法是获取乳腺组织切片,再使用化学试剂进行染色,不同的组织会被染成不同颜色,在显微镜下观察,以此来进行诊断,但是这种方法复杂,成本高,而且一块组织片只能被染一种试剂,观察一次,可信度低。我们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计算机分析组织切片图片,避开染色环节,实现更可靠的识别,帮助医生进行诊断。
这一周主要是做入门的工作, GIT的使用,和C++的fstream类对二进制文件的读写。导师提到了目前处理的一个问题:切片的图像数据实际非常大,如果一次读到内存进行处理,内存会装不下,只能读一部分,处理一部分,再读下一部分。目前使用的读取图片文件的方法有:BIP, BSQ 和 BIL.,各有各的优势,处理目的不同时会使用不同的读取方法。
张文杰
第二周我们才慢慢步入正轨,实验室去得是越来越勤了,和导师见面的次数也是越来越多了,不过坏消息是,导师要出差,估计大半个月都见不到他了。在开学后导师果然也变得很忙,只怪我们当初没能早点来到这儿实习呀。
在周四的时候,导师介绍了一个越南的学长给我认识,让那个越南的学长带着我去做点东西,不过正如Prof. Han一直的做法,修行靠自己,我觉得我也是需要自己去把握,去争取的。
这一周一开始的时候是在看智能电网方面的东西的,看了一周的paper后和Prof. Han 聊了一下自己喜欢的方向,结果直接被秒……不过也是,毕竟我们这个行业的发展很快。后来Prof. Han 给我提了一个很酷的概念,电动汽车的在行驶过程中的无线充电技术,他告诉我可以试着做一下这整个过程的优化与处理。
其实我是在心里犯嘀咕的,这个技术真有必要去实现吗?电动汽车行业有没有可能朝着另一种方式发展?我的设想是电动汽车的电池有没有可能设计成容易更换的方式,而电动汽车公司提供电池更换站点,将充满电的电池提供给顾客,而不是建设充电站。另外顾客通过购买电池使用时间或使用次数,在有效购买次数内可以更换新的电池,而不是一直使用同一个原配电池,这样顾客可以免去充电过程的等待时间,同时将电池维护和回收工作交给专业的电动汽车公司,进一步提高电池的耐用程度。
后来自己回到宿舍在网上一查,Elon Musk已经准备这么干了,唉,偶像就是偶像,想东西永远比别人快一步。
温晨曦
这一周生活主要在实验室中度过。在冯石师兄和王庆岩学长的带领与细心指导下,我熟悉了实验室中的仪器,并且可以开始协助师兄完成大部分测量任务。下面来介绍我在实验室中经常完成的一些实验仪器以及实验任务。
这个水池是我最早开始使用的一套测量仪器,主要用于测量心脏起搏器导线的传递函数。这里面的水是配好的生理盐水,用于模拟人体内的环境。使用时主要配合下图中的矢量网络分析仪:
这个仪器其实是一个大信号源,给连接上的心脏起搏器施加一个高频的电流,同时测量出其网络参数:S11和S21,用于计算传递函数。
除了测量传递函数,我在实验室中的另外一个主要工作就是帮助测量心脏起搏器在MRI线圈中导线尖端的发热情况。其步骤主要是先将起搏器导线尖端与温度传感器绑在一起,然后将导线按照指定形状摆放在Phantom(下图圆形玻璃缸)中,开启MRI线圈,最后读取温度数据。
Phantom中是用特殊的材料配成的胶状溶液,其电导率与水相近,用于模拟人体环境。关于为什么要成胶状,我也询问了学长。得到的答复是:由于水流动性比较强,导线尖端产生的热量不容易测量。
下图为在屏蔽房间外部的MRI线圈控制计算机和温度传感器的记录仪器。跟随着师兄们做实验,我现在已基本熟悉这些计算机软件以及仪器的操作。
除了实验室中的测量任务,这周还进行了一些理论的研究,查找和阅读了不少文献。下一周会进行继续深入的研究,就等到下周周报一起汇报。
温度传感器的记录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