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依着红色的砖墙,旁边是墨绿底色写着“..hope school..”的牌子,看着眼前熟悉的柏油街道,而思绪却越飘越远。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呆在这里半月有余了:还记得第一次下厨, 手一抖就用掉四分之一瓶油,第一次上课纯粹是在练习听力;还记得第一次打棒球挥洒的汗水,虽然烈日当头却依然活力四射;还有第一次看棒球赛,我们也为Bridgeport的球队Bluefish呐喊助威;还有第一次为做饭购买食材,没想到平常普普通通的一道饭菜准备起来这么纠结;还有第一次在海边钓鱼的情景,虽说没有收获却惬意地享受着海风……还有第一次和国外的校友集体聚会,他们的热情使我们受宠若惊,他们的优秀也激励着我们。在UB,我们收获了太多太多的第一次,也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忆。
这是男生住的地方:一所教会学校的宿舍
今天是我们呆在UB的最后一天,喜悦中掺杂着淡淡的失落。前者是因为正式的旅程将启,对未来的憧憬闯入并且占据着我们的心间。而失落则源于对这二十余天中我们暂时的家的情感——怀念和依赖。或许有时难免有些不快,然而生活便是这样:就像烈酒,入口有时感觉辛辣,而回味却醇香悠长。回想这将近二十天的日子里,大家从陌生到朋友,从独立到协作。我们经历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然而除之外,更为珍贵的则是同学们之间愈加深厚的友谊。
布里奇波特大学未来的校长在结营仪式上致词
下午四点,同学们来到教室。看着熟悉的一桌一椅,这很可能就是一生中最后一次与他们为伴,不舍之情油然而生。在翁心龙博士的主持下,结营仪式正式开始了。讲话的是未来UB的校长,他一进门来我就觉得眼熟,后来想起原来是某天我和陈意琛在校园里曾经向他咨询过哪里有好吃的,世界可真小……随后这位来自韩国的木奉先生为每一个人颁发了毕业证书。虽是一张薄薄的黑白没有钢印的纸,但是这对我们这些绝大多数甚至全部第一次来米国的同学来说,也是一份不小的收获。.在这短短的二十多天里,我们对社会、物理、生物、体育、音乐…...均有涉猎。通过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我们对美国也有了一个不同于以前通过媒体或者影视节目的全面而细致的认识。这里不是有些人认为的天堂:一切皆优于国内。比如一些地区的治安问题比想象中的还要糟;也不是像有些人眼中一文不值,比如公民的素质,从超市中广泛使用的自动收款机就能窥见一斑。自由的思想在这里到处都有体现,其中有很多优点,也衍生出一些问题。置身于中美两个截然不同的政治体制下,我们来得目的便是感受其中差异。学以致用,去粗取精来完善我们自己生活的国土。
结营仪式上木先生为小豪发毕业证书
回首在布里奇波特大学的日子里,我们周围有很多人在默默地付出。感谢翁心龙博士给我们全程的安排,周到而细致;感谢朴实善良的Mathew,他是我们活动的主要带队人之一,虽然他总是忘路,但是他的热情与热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谢Chris,这位能连续前后空翻,热爱中国国功夫的小伙子,他可以为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放弃在我们看来世界一流的大学;也感谢Coco姐,这位和大家最为熟悉的,感谢她直到旅途的最后都一直与我们相伴,并教导我们要学会团队协作及尊重他人。
在布里奇波特大学的日子里,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我们一起经历过了许多许多。初到时的不安在这时想起来显得似乎有点幼稚,好不容易觉得开始能够适应这个小镇的点滴生活时,突然却要离开了。开始渐渐摸得清楚如何到达公交车总站,如何到达各个想去的地方;开始渐渐喜欢上自己做饭的感觉,每天的做饭洗碗已不再简单的是一种任务,而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习惯于每天踏着清早的阳光去到教室上课,或许内容与我们各自的专业无关,但是正是这些看似和我们专业毫无关联的课程,让我们更进一步地了解到了通识课程的重要性,让我们能够以更加不一样的眼光来审视自己以前所学习到的知识。这趟游学,我们的确学到了很多东西。
失落与惆怅总是会有的,然而重要的是我们将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今后的生活。之前我们树立起来的很多价值观或许在这次旅行之后就会被我们亲眼见到的事实所摧毁。相对于国内而言,这里的各种消息虽然更为自由和驳杂,但是这也要求我们能去伪存真。因此从中作出判断并且筛选也是一种专门的知识。然而对我们来说,或许并不必过于深入,我们只要守住自己的底线,做出的选择,而不违本心就好了。
明天我们就将要启程前往华盛顿了,将要去参观美国的中南海和人民大会堂。听说当年有一名校友曾进入了货真价实的中南海。而现如今我们将要近距离地接触这个全球经济以及科技最为发达的国家的政治中心,将要从中看到并了解这个顶尖国家的政治文化,实在是令人期待啊。